论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途径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能更充分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游戏中可以充分的开发孩子的大脑和感知生活的乐趣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创造符合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幼儿园生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生活,获取知识。充分认识、提升游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 身心发展 健康
一、游戏的内涵
(一)游戏是自愿的活动
“自愿”属于动机的范畴。动机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力量,是人活动的目的。从动机产生的来源看,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而外部动机则相反,是指活动本身是应他人的要求引起的。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动,也即游戏的动机是内部动机,是游戏者内在的一种需要。
(二)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游戏是社会的产物。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都受到社会的、地理的、文化的、习俗的影响。所有的游戏在某种意义上都表征着社会生活,但游戏本身却不是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仍然是其“象征性的生活”而非吃饭睡觉等真实生活。
游戏的虚拟性或非真实性在学前儿童的游戏中尤为明显。真正的游戏也是在儿童能够将真实的情景当成想象的情景时产生的。同时,儿童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思维能力也是在游戏中逐渐提高的。
(三)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
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元功能。快乐体验是游戏真正的魅力所在。
游戏的乐趣体验有以下几种成分:
1、兴趣性体验。
这是一种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2、自主性体验。
这是一种由游戏活动能够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引起的主观体验,即“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体验。
3、愉悦性体验。
这是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由嬉戏、玩笑引起的心理快感。
4、活动性体验。
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例如,外出活动可以有效地解除我们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产生的精神困顿,获得来自本体的活动快感。
5、成就感或胜任感体验。
这是一种验证自己能力的乐趣体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增强游戏者的信心和继续挑战的意愿。任务与游戏者能力之间的合适差距是游戏者产生胜任感体验的关键所在。成就感体验往往伴随着紧张的心理,好的游戏总是把游戏者置于失败的危险中却不让他失败。
论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途径 (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