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关于动作和语言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和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
二、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游戏能给儿童带来快乐。游戏中常常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或减少,这种不可预计的偶然性,让儿童体验着意想不到的最大的乐趣。游戏中儿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不担心游戏以外的任何奖惩,不受日常生活的约束,儿童是轻松的、自由的、快乐的。
(二)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游戏是非强制性的,被迫的游戏就不再是游戏了。儿童之所以游戏,就是因为出于自发、自愿的需要,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欢乐,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玩法及同伴等。当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快乐是就会更加区域主动地选择自己所要游戏的内容、玩法和同伴等。因此,儿童在游戏中总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三)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游戏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的经验,他们将自己所体会到了社会生活假设到自己的游戏当中, 但是幼儿能够区分自己所假装的不真实的角色和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区别每个儿童在玩游戏时,都清楚地知道“只是玩玩”、“是假装的”,游戏只是一种愿望和要求的满足,是一种获得愉快体验的手段。儿童在游戏中利用模仿、想象来创造性地整合和表现周围生活。这种虚构的,不真实的情境,给游戏带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而正是这种神秘而充满幻想的、虚构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儿童,使儿童在萦绕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中,“神神秘秘”、“非同寻常”地去玩耍。
(四)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儿童在游戏中并非毫无约束和限制。观察儿童的游戏可以发现,尽管他们的游戏有时显得乱七八糟、非常忙乱,但每个游戏中都隐含有一种秩序性,他们会通过跟同伴交流保证游戏能够正常有序进行,他们遵守自己的规则。此外,游戏的发生地点和时间也有别于"平常"生活,一旦游戏发生,儿童就生活在游戏的世界里,而当游戏一旦结束,他们会立即回到现实,等到下次游戏开始时,他们可以将上次的游戏重复进行。
三、 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游戏是过程重于结果的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所体会到的快乐能够激励其继续进行游戏的欲望,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幼儿独自游戏还是合作游戏都能够获得意外的收获。 比如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游戏方法,同伴之间会产生分歧,而往往这种分歧是幼儿自己解决,至于幼儿如何解决自己和同伴之间游戏纠纷的问题就是游戏隐形目的所在,这重教育的意义是超越教师组织的任何一堂教学活动的。所以说,游戏是过程重于结果的。
(二)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
例一:我们在教幼儿认识水果时,如果只是教师说教式地让幼儿认识水果,孩子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感到单调乏味,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法,做买卖水果的游戏, 让幼儿边买卖水果边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并能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所有的幼儿就会情绪活跃、兴趣倍增, 都会主动、积极地去做,活动室便会出现另外一种场面,课后孩子记忆牢固。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又动脑,既玩得高兴,又复习巩固了概念, 发展和锻炼了幼儿立刻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学习。
(三)游戏对于培养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 《狼和小羊》的故事,幼 儿可模仿作品中每一角色的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扮演狼的幼儿小熊的幼儿语言深沉、可怕,扮演小羊的幼儿用温和、有礼貌的语言跟狼先生对话,幼儿在游戏中很自然地熟记作品中的语言,富有创造 性地、生动逼真地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声调和表情,这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水平,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四)游戏对于增强幼儿体力, 培养优良品质,对美的感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论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途径 (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