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父母引导幼儿健康心理方式
在了解了父母在幼儿家庭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之后,父母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健康发展来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以此来正确引导幼儿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幼儿全面性格和素质的培养,引导幼儿向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现如今,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已经成为了幼儿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教育方式。下面对父母引导幼儿身心健康的心理方式进行分析。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家中生活的时间相对于其他的场所的时间更长,所以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尤为重要。例如,在幼儿的文明礼仪的培养的过程中,在家中幼儿主要接触的对象便是父母、祖父母等,而且父母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不顾自己的行为举止,而导致幼儿学习和模仿,导致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营造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也很重要,这就需要父母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及自己的言语风格,保证幼儿不会被影响。父母还应该教会幼儿在家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
(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过程中,需要对父母的素质进行严格的要求。由于现在大多数父母在工作过程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将压力发泄在幼儿的身上,就会对幼儿的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家庭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及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为幼儿的发展做出好的榜样,提高幼儿教育过程中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在幼儿在家庭中的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并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教育的质量。由于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大多数的教养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导致父母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使幼儿产生对父母的陌生和抵触情绪的产生,会使幼儿的身心发展遭到较大的缺陷。所以,幼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必须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意识到父母自身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树立自身的良好的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幼儿整体的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会无暇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这样会导致幼儿因为没有父母的教育而产生身心健康的缺陷,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现如今幼儿教育中父母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以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父母作用的方式。从幼儿出生开始,家长的作用贯穿幼儿的整个教育路程,由于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人,是幼儿最早的启蒙老师,而且幼儿的发展都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父母的各种行为习惯、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迎晓. 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常红.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健康心理 (5)(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