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指导2-3岁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摘要: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是儿童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本文主要从传统的绘画教学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绘画入手,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实例来分析幼儿绘画学习中创新意识培养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创新意识;绘画教学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注重于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趣味发展和兴趣爱好,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掌握就行,但是有的孩子并不愿意学习,他们可能更喜欢其他的课程,比如绘画,音乐,舞蹈,声乐等,这些叫做兴趣课程。如今的幼儿更多的喜欢这些课程,而不是单一的教他们数学语文等。
2-3岁的幼儿是最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的年龄,也是刚能开始接受这些东西的年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就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应多鼓励孩子去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挖掘出他们的特长等等。
一、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
绘画应该是大部分幼儿的爱好,因为这可以让孩子有很大很多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随意的涂鸦,把他们在梦里的东西的东西画出来,幼儿的世界和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世界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但是幼儿的世界天空不一定是蓝色草地不一定是绿色的,也可能是黄色啊紫色啊。孩子的世界时五颜六色的。曾几何时,我们也曾走入误区:认为创造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画什么,老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样便是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孩子有思想,有想法,但是却画不出。原因是他们本身所具备的技能技巧不能满足他们旺盛的创作欲望。即在低起点和高落点中尚未架起一座适合幼儿攀登的阶梯。所以,一个合格的指导教师应深入了解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首先营造富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创造性思维的成分主要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幼儿的求异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幼儿思考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变通性,探索问题的独特性。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1)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
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这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相信孩子,是孩子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死气沉沉,孩子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完全局限了孩子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忽视了孩子创作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教师应不断的给孩子提供创造性尝试创作的条件,引导孩子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在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下,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得到充分施展,这就为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一次美术活动《心中之星》中,围绕“神舟五号”升向太空的事情,我让孩子们来做名宇航员和杨利伟叔叔一起到太空去,去探测宇宙的奥秘。孩子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当我在巡视时,发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他的故事。在活动最后,孩子们介绍了自己探测到的星球,龙龙说:我探测到了大蝴蝶星球,这个星球上的蝴蝶特别多,又特别大。整个画面显现出美丽的情景,夸张的蝴蝶表现手法,与我们平时看到蝴蝶截然不同。于知非说:我探测到的是苹果星球,这个星球上的苹果不长在树上,是长在地上的。魏明睿说:我探测到的是个格子星球,我和妈妈在这个星球上玩踩格子的游戏。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星球:梯子星球、送花星球、数字星球、草地星球、波浪星球……,尽管用成人的眼光来看有点可笑,但却是显现出成人无可比拟的大胆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中,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表现,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更感受到了自身创造的乐趣。
(2)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是开展美术活动的先决条件。
浅析如何指导2-3岁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