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在宽松、愉快、平等的条件下,才能够去大胆创造,他们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所以,当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在教师的面前时,教师要努力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可以告诉他“你用的颜色真多,真漂亮。”“你能画出这么多不一样的线,你真棒。”“你做的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能行,自己很独特,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
2、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提供幼儿绘画的线索,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提供幼儿绘画的线索是指向幼儿提供一些绘画的悬念,诱发幼儿想看、想知、想做的好奇,从而让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出丰富的美术形象。教师所提供的线索必须与幼儿的生活有关或是幼儿感兴趣的。如:美术活动《鱼》,我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碟片,与幼儿一起从网上寻找海底有些什么动物、植物,让幼儿有初步的了解,幼儿对海底世界有了兴趣再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看喜欢的动画片片段《小美人鱼》进入情境当中:自从美人鱼爱丽尔与王子结婚后,爱丽尔生了个小宝宝,小宝宝每天到大海边玩,上了海魔的当,使小宝宝也变了条鱼,人们叫她小美人鱼,这下急坏了小美人鱼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请求国王帮忙,于是国王命令海里所有的鱼儿一起去找小美人鱼。国王的命令一下,许多的鱼都来了花猪鱼、箭鱼、玻璃鱼、铅笔鱼、满天星鱼……,(在这过程中让幼儿欣赏幻灯片《海里的鱼》)国王说,就这点鱼,太少了,不能从四面八方进行收索,让我们一起帮国王的忙吧,请出更多的鱼来。孩子们被带入活动的情境当中来,构思着画出不同的鱼来,有的孩子说:我的这条鱼身上有许多的星星,晚上出门也不用点灯,这样能很快找到小美人鱼了;有的说:我画的这条鱼身上有一根管子,这根管子就象雷达,它能辨别小美人鱼的位置,这样能更快地找到小美人鱼。整个活动我没有示范画鱼的方法,充分提供了幼儿想象的空间,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还为自己的鱼取了各种有趣的名字呢。
(2)美术活动的最大特征是创造性,而丰富的材料是发挥幼儿创造性的物质基础。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将它们纳入自身”。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为了能让儿童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做精心的准备。
孩子通过摆弄、操作这些材料,不仅使自己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还会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经验。同时,丰富的材料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而多种材料又可以引发幼儿的不同创意。
所以,结合我园的课程园本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材料:吸管、毛线、小棍、糖纸等,并请孩子一同收集,使孩子从中感到一种乐趣,一种责任。
三、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
1、通过美术欣赏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现代派大师的绘画,大部分是用抽象和变形的符号表达内心的感受。从小让孩子接触抽象艺术,能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促进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发展,让幼儿的绘画进入一种本质的崇高的审美精神境界。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米罗的艺术作品,是一件极为赏心愉悦的乐事。幼儿期对图像的认知,处于一个象征时期,他们以自己的主观的认知,来象征性地表达客观,他们的思维犹如天马行空,在大海、天空、宇宙中自由飞跃,他们不是画所见,而是画所知。所以,孩子的心灵和米罗的心灵极易沟通。在欣赏一幅幅作品中,米罗的图像冲击着孩子们大脑中的映像系统,这些图形是什么?怎么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噢,原来是米罗爷爷心中的印象。米罗的符号启动了孩子们的想象系统,他们兴高采烈:我看到了太阳和红风筝在戏耍;我看到了小红萝卜在做早操,我看到了小毛毛虫在吵架……。顺应着孩子们热烈情绪,我高声叫嚷:我们也来学米罗爷爷的符号,画出自己心中的梦境!“好!”孩子们欢呼雀跃;我要画小鸟跳舞!我画太阳洗澡!孩子们的思维一经开通,图形自由流畅,一幅幅充满童趣幻想的图形,活跃在孩子们的纸面上。教育是传道授业,如果将技术喻为业,想象力创造力比作道,我们更需要传道之师,而不是成为一般的授业之人。
2、鼓励幼儿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美术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
以往美术活动衡量的标准是以幼儿模仿作品的效果为基准,即在造型、构图、色彩上与老师一致。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了技巧,封闭了幼儿创造的潜能,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性美术活动打破了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构图来表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
如以《我爱吃的水果》为例,在绘画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寻找有关水果的图片、书籍,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好奇心,在看看、听听、说说中,增进幼儿有关水果知识,让幼儿对各种水果有感性的认识:苹果有红颜色的,有绿颜色的,还有黄颜色的……幼儿创造的形态富有灵气,让人感叹他们的想象如此丰富,让成人望尘莫及。
可见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幼儿营造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提供了条件。
浅析如何指导2-3岁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