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让师德师风建设在理论引领中强化。幼儿园教师的理论学习需要条件支持。幼儿园教师应该把握两点:一是激发自身对理论学习的动机;二是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地奠基阶段”。幼儿教育是教好后一代的基础的基础,它关系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光荣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首先是要求搞幼儿教育工作的同志自身要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热爱自己的专业,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对培养好幼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要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具备专业素养,即具备在幼儿园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首先,要求幼儿教师不仅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还应当懂得音、体、美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幼儿教师还需要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次,要学习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和要求。严格遵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最后,教师要终身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实践反思:让师德师风建设在实践体悟中增强。师德生成的实践来源主要通过保教实践的反思及从自身的经验中体悟、总结。首先,幼儿园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其次,幼儿园教师要有反思的能力。最后,幼儿园教师应该对教师实践中的一些价值性的问题进行反思。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园教师在学习了师德理论、模仿了榜样行为或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行为的方式加以体现,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具有个性化的师德品质的过程。
榜样模仿:让师德师风建设在体察习得中提升。《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榜样模仿,就是幼儿园教师通过对师德榜样这一具体形象的典型人物及其师德事迹和教学理念的观察、学习、体验来获得积极的心理影响,并进而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和仿效榜样的过程。鼓舞和激励幼儿园教师队伍为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示范需要幼儿园教师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二) 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的新要求
教育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我们从党和国家近些年制定的教育法规政策及其推进落实中,会深有体会。尤其是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老师的标准,为教师队伍建设及其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这一过程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师德师风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师德师风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教育质量的影响而实现。幼儿教育事业从弱到强,其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师德为先,幼儿为本”为核心,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水平为重点,持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路径。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新的使命,要加强重视。由于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较为特殊,关系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因此,党和国家对幼儿园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影响着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就应当包含对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期间,要对照有关师德规范的要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行总结,寻找有效方法予以纠正,提升幼儿教师师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幼教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十七大教育界代表访谈,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8日
[2]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徐特立,名人名言,2013年8月10日
[4] 左茹,小议幼儿教师师德建设,《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4期
[5]林崇德,推进新时代师德建设,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1日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