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广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应该
说都能康快乐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说忧郁、自卑、怯懦、孤僻、敏感等,根据有关研究发现31.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7.0%存在中度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考察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1.钟华瑶,电子文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出版源CNKI,2012.
2.刘永玲,电子文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VIP,2009.]
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育或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错误而开展的方式不对。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风度有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
2、行为方面
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
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于青春期的萌动时期,对异性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1.不是“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和家长 看来都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更需要,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帮助。
2.健康不等于开设心理课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单单在心理课上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团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再次,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教室里进行,而更应该走出课堂用各种实践活动来内化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四、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前面概括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误解。为此我们查阅了许多相关^论文并走访了几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了解情况,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得到一些启发,下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培养中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情绪变化强烈、易冲动、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感情用事。如果是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激情状态能使他们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成长有益的事;但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可能干出危害他人及社会的事情。因此教会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
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和生理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性器官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这时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接近了解异性的要求和愿望,并且在本能的驱使下,他们逐渐产生性意识,有了性冲动,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暴风骤雨的时期”。
这种迅速成熟带来的巨大生理和心理冲击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对异性表现出眷恋和向往,但又不知道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于是可能会产生悔恨、恐惧、自卑等矛盾心理,造成精神紧张,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进行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3.许爱霞.电子文献[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自万方,2014.
4.马文献.文献题名[探究如何对中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规划课题;中华少年.]早恋心理调适等就至关重要。
3.要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 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哪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4.学校应与家长、社会一道,共同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问题,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
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将来的栋梁之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保证他们身体健康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由之路。最后我呼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为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1-3册)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上海心理热线网。
[4]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网。
[5]心理教育网。
[6]牵牵心理热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