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
1.明确考核标准,修改考核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的标准,对考核的内容进行修改,这样才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改革考核内容包括年度总结报告,员工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出勤率,迟到率,是否遵纪守法,是否能够和同事和平相处等,这些都能够成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同时负责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还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单位员工进行考核评价,不能够因为个人的私人原因对特定的某人加以过分关怀或者过分诋毁,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用标准化的眼光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公平公正。
2.多和员工交流,确保考核真实性
管理人员需要对员工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层次的了解,因此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加沟通,这样做既能够增加领导的亲和力,还能够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领导通过和员工的沟通,能够有效的了解到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甚至是工作当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拉近双方的距离,促进员工工作水平得以极大提升。很多员工在事业单位工作,和领导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少,很多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能够直接和领导进行当面的沟通,在中途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会影响员工整个工作态度的转变,也会使员工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领导通过和员工进行直接的交流,也能够真实的了解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凭借别人的一己之说就定位一个人的好坏,这对于一些不能够和领导直接沟通和交流的人是极为不公平的。
3.促进考核和薪酬制度紧密结合
事业单位可以把考核内容和结果与薪酬制度紧密结合,这样对于员工而言能够更好的激发工作热情和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那些工作态度不积极的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工资收入而奋发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进取心和上进心,帮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学习,用这一方法鼓励员工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考核和薪酬制度紧密结合,一方面可以通过薪酬去检验考核,另一方面,工作认真的人,带来更多价值的人的收益更高,名副其实,也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那些只会拍马屁的人得不到全部的好处,对于认真做事的人较为公平。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原有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方式已经不太适用于现代的制度,为了促进事业单位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将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推动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对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为员工也提升了一个自身发展的机遇,给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带动事业单位风气良好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参考文献:
[1] 李凌波.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
[2] 彭洪.探讨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3] 任惠.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15,(12);
[4] 逯志辉.构建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3);
[5] 靳克存.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06);
[6] 谢建立.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J].现代商业,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