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企业某部门的采购管理问题——以海康威视为例
一、采购的相关理论
(一)采购
采购就是指通过交换获得物料和服务的购买行为。任何企业都须购进原材料或服务,然后再把他们转化成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Michiel R,Leenders,Harold E,Fearon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提出:采购是将物料从资源市场的供应商手中,通过商流和物流过程转移到用户手中的过程,其中包括购买﹑储存﹑运输﹑接收﹑检验及废料处理。
国内学者,采购就是指通过交换获得物料和服务的购买行为。任何企业都须购进原材料或服务,然后再把他们转化成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龚国华,2005)。
(二)采购管理
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很多方面,采购管理是其中一个模块。它是为保证企业物资供应面对企业采购进货活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采购管理是指以最适当的总成本,在适当的时间与预先指定的地点,以最高效率获得供应商或供应厂商所提供的适时,适量的原材料﹑工模具﹑机器设备等采购品及服务,并及时交付请购单位进行验收及使用的一系列活动与行为。采购的任务要以系统化的规划﹑执行﹑控制等管理手段来完成。换句话说,运用规划﹑执行﹑控制等管理手段及方法,促使采购的企业过程及结果更有效率与效果的一系列协商与交易行为,即为采购管理(王文信,2008)
(三)采购的作用与地位
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采购活动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1﹑物资供应的保障作用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物资采购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要与生产计划的投入时间和投入量保持一致。
2﹑采购的赢利作用
虽然利润是在销售以后才能核算出来,但利润却是实实在在地在整个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由于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很大,降低采购成本往往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
高效的采购对于企业优化动作﹑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以及持续性赢利等方面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专业生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导致企业采购的比重大大增加,使采购及其管理的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采购是整个供应链控制中上游的主导。采购在供应链中,一头连接着企业内部客户(所采购材料和服务的使用者),一头连着外部的供应商,供应链中企业外部的价值是通过采购环节向企业内部传递,最终传达到外部的客户中。
3﹑采购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企业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或销售计划,在确保适当品质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商,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采购是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起点,这一环节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的成本之源﹑质量之源和效率之源,将来也必将成为企业的创新之源。
体系为企业物料采购和企业生产提供比较宽松﹑高效率的外部环境,这也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
(四)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特点
1﹑为库存而采购转变到订单而采购
用户需要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
保护客户利益,力争零缺陷供应商。采购方应及时把质量﹑服务﹑交货期的信息传给供方,使供方严格按要求提供产品与服务。供方参与到生产过程,了解所供应商品的使用情况并提出调整意见。
3﹑参与采购的供需双方在进入供应链,从输赢变成双赢
参与采购的供需双方在供应链中已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是命运共同体,当然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调整的。要使自己在供应链中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需要不断作出努力。
4﹑实施采购过程公开化,业务操作程序化,选择供应商科学化,并实现信不过程监控。
5﹑建立严密的全国或全球采购系统
打破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动作模式,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小农经济运作模式,走经济全球化之路,选择供应商在全国,全球范围内进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自身的采购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