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倾销现状分析
[摘 要]:反倾销是WTO允许其成员国用于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部门利益。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屡屡遭道反倾销调查,给我国外贸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商品遭受外国反倾销的原因非常复杂,亟待找出原因,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应对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贸易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我国自1979年遭受欧共体首例反倾销至今,中国产品受到的反倾销指控位居世界首位,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连续18年居第一,几乎中国出口产品在哪个国家和地区刚站稳脚跟,便会遭到反倾销。如何面对反倾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倾销和反倾销的概念
(一)倾销的概念
1.倾销的理论概念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占领其市场,导致给进口国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的生产者带来损失或者损害。倾销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WTO所禁止。
2.倾销的法律概念
我国《反倾销条例》第三条规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Normal Value)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关于实施1994年GATT第六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二)反倾销的概念及作用
作为倾销,其不但是一种价格歧视,而且破坏了公平贸易和正常竞争的秩序,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世界各国对来自别国的倾销行为都实施了禁止和坚决反对的行为和态度。而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根据本国的反倾销法,有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定倾销对本国同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序。
反倾销的具体作用如下:
1.反倾销有时在一些国家被作为一种有效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加以利用
2.反倾销作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合法手段,与其他同样被认可的反补贴法、反托拉斯法、保障条款等相比较,有着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作用。
3.从1948年GATT文本生效开始,世界各国针对出口产品的倾销行为都采取反倾销措施已被现行国际贸易制度确认为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很多国家和地区(其中包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以1979年《守则》为依据先后修改或制定了反倾销国内法,同时各个成员国在他们之间因反倾销法律实践而引发的国际贸易争议也争相引用这些规定作为主张各自权利的依据。
(三)WTO规则、反倾销规则的形成
我国反倾销现状分析(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