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层不仅要把企业看成是员工谋生的场所,更应该要把企业看成是员工实现自己抱负、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组织。这样就可以使劳动者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相一致,使劳动者的个人动机同社会理想相统一,有利于整合企业行为规范,使企业生产经营在高质量高层次上有序运行。此外,提高管理层文化素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发展,文化是灵魂。从文化形态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现实表现。管理层素质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上去了,就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培育团队精神
人是振兴企业的关键,在组织中人的活动决定群体的成败。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核心,努力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以人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集中人、财、物,发挥集体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新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企业文化
一些民营企业在学习、借鉴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时,脱离了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去盲目照般,简单模仿别人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果使自己的企业文化缺乏特色、丧失个性。为此,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力求在继承中创新。首先要做好企业文化个性化的文章,合理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华,努力探寻传统文化与当代人心理的契合点,从而打造出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次,要立足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实现跨文化管理的价值整合,实现从感情树立到理性认识的转换。总之,民营企业文化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必须继承创新、包容差异,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民营企业文化。
(四)培育企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当一部分中国民营企业家都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第一要旨,思想行为大都违反科学理性原则及人文精神,信誉不高,缺少个人首创精神,热衷于追风赶潮,经营管理活动中带有过多的私利目的,甚至违反制度和规则原则。同样,如果企业只强调员工的奉献,而把员工正常的利益要求降到最低点,员工就会寻求另一种渠道来满足,这样一来,反而比建立正常的利益满足机制更恶劣,很多民营老板往往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个劲儿地拼命强调大家奉献奉献。没有核心价值观是个危险的事,正是由于价值体系出了问题,一些制药、医疗、保险、教育本是普惠、公益性质的行业,变成了商家盈利的机构,他们原本的服务对象,病人、学生、遇到灾难的人等,反受到它们的任意宰割。也是由于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许多企业把赚钱当成第一甚至唯一目的,欺骗、坑害他人的行为得不到遏制,顾客的利益受到损坏,它们不可能持续盈利、成长为百年老店。
(五)改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因而构成企业的形象要素。如果一个企业管理理念落后、运行机制一顺畅、管理技术手段匮乏、管理方法老套、各生产要素混乱无序、生产效率低下,这就会从根本上损害企业形象。民营企业应当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改进企业形象,从而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打好基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强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激励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作用并不具备强制约束能力,所以可以通过企业管理过程中标准的设定和制度的建立来支持企业文化,促成企业文化指导下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以此来强化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企业形象通过员工的形象、产品的印象和环境的形象来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可以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心,对外可以使大众对企业形成良好的信任感。
(六)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队伍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