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论文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开题报告论文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电子商务
->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十一)
金融论文
|
财务管理
|
会计专业
|
国贸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电子商务
|
会计论文
|
财务论文
|
金融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营销论文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十一)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11
/15/15
中外历史都已证明,对付游牧民族没有什么特效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游牧民族的威胁是不可能的。农耕民族只能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之上,综合使用多种手段:
(1)严密防御,抑制住游牧民族的劫掠。
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发动的战争往往是掠夺性的,如果劫掠的成本过高,他们常常会屈服,转而寻求贸易。
(2)用利益诱使游牧民族分化、瓦解。
内部分歧是游牧民族的通病,通过一股游牧势力来钳制另一股(所谓的“以夷制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历史上屡屡获得成功。松散无组织的游牧民族要容易对付得多。
(3)对危险的游牧势力进行重点打击。
(4)进行主动的、渐进的民族融合。
比如通过羁縻制度,将已征服的游牧部落纳入己方势力范围,这样可以借助其骑兵优势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降低军队的维持/行动成本。这一点初唐做得比较出色。宋代也有类似政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将门中的折家。折氏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北宋西军中也有为数不少的“熟番”。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明是同化能力最强的文明之一,这是一种有力武器。当然,要保持被控制的游牧部族始终“锥尖向外”,直到被逐渐融合,农耕民族自身的实力要足够强。凡事有利就有弊。
(5)如果游牧民族开始定居,建立城市,随后必然是农业化。这种半游牧半农耕民族一方面拥有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一方面拥有多元的经济,而且有较为稳固的政体,对“以夷制夷”、分化瓦解的策略抵抗力相对较强。这样的对手往往较难对付,比如历史上的北魏、辽、金、清都是这种半游牧半农耕民族。
但半游牧半农耕民族也有他们的弱点:内部的民族矛盾往往很复杂、棘手;由于已经定居,因此不再那么行动飘忽、突然,第2个难题也不再存在;尚武传统往往也会逐渐丧失。如果农耕民族顶住他们早期的攻击,与他们竞争综合国力,理论上是有胜算的——只是理论上,而且前提是自身不出问题。
1、摆正位置,不能把游牧民族当作蛮夷。
如果我们对各个朝代对边疆的处理排个序的话,我自己的排序是清、汉、唐。其实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清的政策是满蒙一家,历代皇室联姻,清朝的皇族里留着蒙古人的血液;汉朝是把匈奴当作平等的帝国对手对待,而汉朝的国际意识也很强,在西域各国里纵横联合,把自己作为国际社会里的一员,虽然是较强的一员,但只是联盟,并没有把自己一定当作宗主国;唐相比做的要差些,开始就自居天可汗,虽打败突厥,但客观讲,唐朝的边患较重,全胜时期和吐蕃也不过有胜有负,还有东北的契丹,西南的南绍,唐的地位其实是被大多数人高估了
所以说,态度或者文化心态决定了政策,而政策决定了大致的结局,不要把汉人的地位人为拔高,以平等的地位对待,这样自然会好些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11
/15/15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十一)
由
免费论文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十一)
上一篇
:
关于学习基于BtoC型电子商务的营..
下一篇
:
关于济南市大中型企业网站建设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关于
文明
地理位置
相互
关系
2020-12-05 09:08:50【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