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论文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开题报告论文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电子商务
->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九)
金融论文
|
财务管理
|
会计专业
|
国贸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电子商务
|
会计论文
|
财务论文
|
金融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营销论文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九)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9
/15/15
秦汉以后,在北方先后兴起的游牧民族,有汉代的匈奴、丁零,魏晋北朝的鲜卑、柔然,隋唐的突厥,北宋的契丹,南宋的女真,此后是蒙古和满洲。尽管中原汉人以征战、长城、联姻、册封、任用、内迁等一系列方式阻挡游牧民族南下,但是北方游牧民族仍然呈周期性向中原农耕文明区域泛滥,一次次逐鹿中原,大有步黄帝遗踵之雄风,屡屡在中原建立民族政权。从始皇结束姬周封建联邦制统一中国(前221)到清帝皇冠落地(1911)的2132年间,北方民族统治中原或全境长达840年之久,这还不包括具有鲜卑血统的隋唐的326年统治。其中尤以近古时期,从辽、金、元到满清的北方民族政权连绵不绝,造成了中国历史和汉语演变的复杂画卷。
为了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尽管中原王朝修筑起万里长城,但是并未能够遏制文明的冲突。"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是:1.作为文化古迹,一项庞大的军事工程建筑物遗址;2.作为统治形态,秦皇暴政的物质孑遗;3.作为政治目的,中原汉人政权一厢情愿划定的一条南北分界线;4.作为战争结果,中国历史上的"马其诺防线";5.作为文化象征,中原文明阻挡北方民族南下失败的象征。北方民族只要向中原发动进攻,战马的铁蹄一定会跨越万里长城。即使明朝将京师迁往北京,即使再怎样加固万里长城,也无法防范汉人自己打开山海关。就是吴三桂不献关,腐朽的明王朝也已无法阻止勃发的满清入关。因此长城既不是中华民族强大的象征,也不是"爱国主义"的象征,只是一座废墟。
1、游牧民族在军事方面的优势
多数人都相信,农耕民族比同时代的游牧民族更加先进和文明。但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农耕民族一再遭到游牧民族的重击,中外历史都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一个简单的解释是:游牧民族在军事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这方面最典型的一个观点就是“骑兵优势”或者“步骑不敌”,也就是说,骑兵相对于步兵,在冲击力和机动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游牧民族的优势就在于此。顺着这个思路推论下去,战争中马匹数量较多的一方理应占有优势,而马匹数量又取决于产马地,所以结论是占有更多更好产马地的一方在战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这种观点并不能说错,但却过于简单化了。它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缺陷:
(1)过度强调骑兵优势,有人甚至鼓吹单一兵种制胜论,这明显是不符合史实的。
从战术的层面看,冷兵器时代的四大基本兵种(包括突击、投射步兵,以及突击、投射骑兵)各有所长,多兵种合成的体系更有利于各兵种发挥自身的长处、掩护各自的弱点,单一兵种制胜论是不合理的。(请参见军事历史学者阿瑟.琼斯等人的分析。)
从战役、战略的层面看,骑兵的高机动力确实有利,游牧民族军队可以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切断农耕民族军队的补给(比如宋辽岐沟关之战),或者避开对方主力深入后方避实击虚,而农耕民族步兵为主的军队则显得相对迟缓。但当农耕民族军队依托坚固防御,或者后方安全有保障时,却往往占据上风(这样的战例很多)。所以过度强调骑兵优势并不合理。
(2)忽略了游牧民族更为重要的优势:社会组织形式。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9
/15/15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九)
由
免费论文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关于文明与地理位置的相互关系(九)
上一篇
:
关于学习基于BtoC型电子商务的营..
下一篇
:
关于济南市大中型企业网站建设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关于
文明
地理位置
相互
关系
2020-12-05 09:08:50【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