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提升的路径分析
根据前面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结合上一章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
提高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运行环境
1.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
在房地产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及模糊性,出现开发商利用信息
不对称肆意囤地囤房、哄抬房价,政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消费者
不了解市场真正动向发生房价追涨现象。因此必须先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
立科学、系统的房地产数据收集、统计、预警与评价系统,保障政府充分掌握
信息,及时调整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改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环境,促进房
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真正建立房地产信息监测部门,负责收集和统计房地产信息,并保证该部门的独立运行。强化房地产信息披露制度。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广泛,但不能保障其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系统。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产业增长指标,房地产市场投资类指标,房地产交易类指标、国民经济类指标、房价类指标等,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房地产市场波动,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避免房地产市场产生强烈波动.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评价系统。该评价体系通过调控效果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研究,提高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加强舆论监管和引导
媒体和舆论是信息的传导者,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各利
益主体的预期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好的舆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
社会稳定,相反,当专业知识缺乏,道德水平不高的媒体工作者违背客观事实
制造虚假信息,会导致社会混乱,阻碍社会进步。因此,政府首先要加强对舆
论媒体的监管和引导,对政府、房地产市场的相关信息进行真实客观反映,引
导消费者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其次,政府运用媒体的传播功能,给市场发出明
确的鼓励居住、限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和政策趋向,引导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形成
合理的消费预期,促进房地产有序发展。
3.完善现行法律体系及市场运行机制
(1)完善现行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管理的基本方针,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
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制度保障。目
前,我国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协调性。而我
国房地产市场的立法也已经明显的滞后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政府对房地产的
宏观调控的相关法律也仅仅只有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中
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因此,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2)建立多元化的住房投融资机制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开发资金大约70%来自银行抵押贷款,而购房者主要通过按揭贷款来改善住房条件,这种一边倒的金融导向促使金融机构承担巨大的金融风险,潜在的威胁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帮助房地产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缓解金融机构的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平衡,保障房地产市场有序进行。
首先,建立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机制,一方面落实土地出让净收益投入比例,提
高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支持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提
高社会公共效能。其次,建立房地产市场金融制度。多元化的住房投融资机制
建立,将规范并完善直接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缓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民
经济的高速发展。
(3)完善土地出让制度
针对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的问题,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政府要加强
人才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清清楚楚”的招标。对于信息的提前公开,
是由于开发商提前获得内部消息,因此要加强招标工作人员的管理的培训,培
养他们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抗腐蚀的思想作风。二是加强第三方的监督。在
土地招标会上除了有专业的建筑设计团队参与评分,同时允许当地群众代表对
高价土地竞拍的详细情形提出意见,这样可以增加土地开发的质量和价格保障。
最后是要加大对信息泄漏等违法行为的惩处以及对出现的违约行为做出严厉的
处罚。我国现行的《刑法》、《保密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土部门的
规章、文件对违法行为都有具体的惩处条款,但是其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和惩
罚力度都比较不足,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违法行为的惩处,一旦发现违法行
为,应立即叫停该宗地出让程序,加大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重者
获刑,借此来推动土地出让制度的有序发展。
(二)规范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浅析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效果(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