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势
1、顾客来加油的时候能第一时间看见商品,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在付款时一并带走;2、便利店不需要印发宣传单,加油员加油的时候顺嘴就能介绍店内的促销商品有哪些;3、中国石油浙江分公司定的优惠活动,充值卡除了油券之外还有对折购物券,周末抽奖也会有,这些基本都是对折券,因此即使商品价格偏高,在半价的情况下也是有吸引力的;4、加油员的个人魅力也会带来收益,很多顾客有相熟的加油员,甚至会选择就在他上班的那一天来加油,因为能提高他的油品销量,这种时候,想要推销一些商品,只要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基本都能成功。
2.劣势
1、加油站的规模决定便利店的大小,站小导致便利店的商品种类有限,没办法像超市一样实现一次性解决所有需求的目的,只能提供部分便利;2、昆仑好客是中国石油的便利店,虽然有很多分公司,管理也存在差异,但是在于商品定价这方面,却很一致。便利店商品价格偏高,这是每个购买过商品的顾客都知道的事情,很多时候销售失败也是因为价格过高了;3、因为统一的管理模式,导致所谓的人性化服务并不能做到淋漓尽致,每一个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人流量都存在差异,在于物价方面能接受的程度也不同,不能贴合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导致销量不加;
3.机会
中国石油将昆仑好客的定位放得很高,看做是突破传统加油站后的一项创举,认为将便利店与加油战结合起来是服务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加油站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加油站都配备了自己的便利店,这种便利店与我们常见的便利店不同,它没有熟食和可加热型快餐售卖,它就是我们小时候见过的那种小卖部,只是多了些石油产业链中的商品。既然称之为便利店,就应该做到便利这一点,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基础商品多样化,真正做到满足顾客需求,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你就领先一步了。
4.威胁
中国石油原先在北方占据主要市场,在南方的公司反而不多,目前来看也还是如此,老对头始终都是同为国企的中国石化。早些年他们还平分天下,现在都已经进入了对方市场开始近距离交战。小型的私人加油站也有很多,但是对于中石油这种庞然大物而言,不过尔尔,不过有传言浙江省很快就会有自己的石油公司了,这就不是不痛不痒的打击了。有加油站就会有便利店,新的加油站起来肯定会有大力度的优惠,这必然是大的冲击,希望中国石油与昆仑好客能安然度过,或者有良策,能小胜一波。
四、裘村昆仑好客便利店完成业绩的营销策略
1.人性化合理搭配产品
单店应该综合考虑本身优劣势,结合总部给出的促销方案,整理出更加适合自己的优惠方式。一味地办照总部的要求,不仅不能体现其优点,反倒容易被局限放大自身缺点。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夏季的时候,冰镇饮品搭配薄荷味口香糖,不仅降温还能提神醒脑;冬季时,一杯温热的芝麻糊加上香软的面包,给长途开车的司机送去温暖;夜间,方便面加个卤蛋),如此搭配,虽然不能出彩博得关注,但是简简单单却很适合顾客,这就是优势。
2.完善产品种类
裘村加油站站是个很小的站点,便利店也像个鸽子笼一样。但是老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此来看,只要合理安排,小站也可以满足顾客需求。目前看来,店内滞销的货品太多了,时常出现临期商品这个问题,建议多选几种商品最小提货量的上报取货,将货架商品丰富起来。尤其是饮料,现在便利店里的饮料种类很多但是却没有什么畅销品,还有几种几乎没人购买,这一类就可以从下一次的进货计划里去掉,加入更合适的商品。
3.提高营业员的推销技能
加油站的营业员大部分都是加油员,加油员是最先接触到顾客的人群,也是最方便介绍商品进行推销的人群,所以如果这群人懂得推销这门学问,就能很明显的看见便利店销售业绩上升。至于如何提高,学习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学习如何销售,用简单的语言带来收益;再一点,要让销售人员接受并认可自己销售的商品,便利店商品定价高,这一点可能很多内部员工都不能接受,这一点,需要改变,连自己都不想买的东西,怎么能让别人去购买。
4.合理运用熟客及回头客资源
每个加油站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源,这部分顾客可能你每天都能看见,时间一长就和加油员、便利店营业员熟悉了,这就是销售业绩上升的基础。另外还会有一些来回于附近的客源,三不五时的就会来加油,通过聊天去抓住销售点,也可以达成销售目的。但切忌,可以推荐,但不能强行销售,以免给顾客带去不愉快的体验。
5.合理定价。
市区内部的便利店毕竟不同于高速服务站的便利店,高速服务站收费高是大家都心里有数的,但是市区内有那么多便宜方便的购物中心,为什么顾客要选择价高品种又不全的便利店呢?仅仅因为方便?个人建议高速加油站与其他地段应该区别对待。裘村站在农村,一家既没有特色又不便宜的便利店,根本不可能吸引当地人,更别提对面还有一家超市。
结束语
两年半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是成教和全日制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学习这方面还是有着一致的目的的。完成这篇^文档后,这一专业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但也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下一阶段也已经走在来的路上了。成教的学习方式相对简单一些,很适合已经工作的我们,但也很可惜,跟自己的同学基本还处于陌生阶段,不过人生中路过的陌生人很多,只希望一同结束学业的大家能继续走在学习的路上,明白越来越多的道理,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文档是我自己看完^^文档后写的,所有内容完全属于个人意见,毕竟所处地位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我目前所能看到的只有这些了。虽然只是拙见,但还是希望被我选中的中国石油能越做越好,也希望他们会有些改变吧,越变越好那种。
在此致敬浙大软件学院的全体成教组老师,感谢老师们的培养,您们辛苦了。
参考文献
[1]主要责任者:吴海宁、李莉。《全家便利店的需求链管理》[J]。.刊名《企业管理》2013年,09期:P68-P71。
[2]主要责任者:李娟。《连锁便利店盈利模式研究》[D].刊名《山东大学》2011年。
[3]王建,王晓。《中国本土便利店经营策略的探索——以日本便利店的成功经验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0(7):41-42.
[4]张朴,薛冰。《美宜佳便利店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广场,2012(2)。
[5]方智勇。《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与趋势》[J]当代经济,2010(1上)。
[6]周文岳。《大城小事:上海与全家便利连锁店family mart》[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01;P105-P111。
[7]程丹,朱海鹏。《中日便利店对比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4;028
[8]李海祺。《浅谈便利店营销策略》[J]科技创新报道。2009(20):130-130;
[9]AKINOBU TERASAKA.Devolopment for new st ore types-the role of convenience stores in japen.[J].Geo Journal ,1998,(45):317-325
[10]杜林森,李婷婷。《日系便利店在华发展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P20-21;
[11]唐纳德·勒曼,拉塞尔·威纳著。刘艳红,裴蓉译。《营销分析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12]刘华。《如何构建便利店》[N]。连锁超市报道。2006-4-28
[13]杨宇喧。《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7-eleven战略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18(34):P18-19.
[14]项往。《中日便利店文化比较研究》[J]。教科导刊(中旬刊)。2017(11):164-165,182。
[15]谢芸子,邓攀。《新零售碰撞便利店》[J]。中国企业家,2019(02):P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