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的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最先发现并论述的现象。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秩序的敏感期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出生第一年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4 、动作敏感期 (0-6岁)
孩子三到四个月是翻身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七到八个月是爬行能力的最佳时期;十一个月到十二个月是独立行走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段时间中。儿童喜欢活动而且其动作逐渐完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完全熟练某一动作,不仅对身体 对精神的正常发展有所帮助,甚至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也有影响。” 反之,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会导致儿童对运动缺乏自信、身体上缺乏协调性和精神上的不满足。
5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会慢慢从自我为中心,渐渐走入群体活动。这个时候,成年人与孩子应该明确的建立生活当中的行为规范,日常的礼仪,使孩子在日后能够根据从小建立的良好的社会规范,拥有自洁自律的生活习惯。
6、阅读书写敏感期(3.5-5.5岁)
三岁半的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如果得到了十分充足充分的学习,那么他们的书写以及阅读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成年人应该适当的给孩子提供一些阅读和书写的机会。
7、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因此,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一阶段的孩子他们开始有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观察能力也开始成熟,创造性思维萌芽,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开始形成,阅读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能力逐渐开始完善。
(三)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处在连续的和不断前进的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且这种发展变化是有阶段性的。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特点都会与前一个阶段不同,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又同时是为下一个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蒙台梭利特别论述了儿童发展呈现阶段性。根据对儿童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幼儿阶段(0 一 6岁)
这一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整个第一阶段还可以划分出两个时期,也就是我们之前讲到的“心理胚胎期”和“生理胚胎期”。这一个时期的孩子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带给他们的刺激,慢慢转化为有意识,产生记忆、理解和思维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
2.儿童阶段 (6-12 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和前一阶段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蒙台梭利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在安宁、幸福的心态下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的阶段,是儿童增长学知识和艺术才能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有三 :其一,智慧朝着外界发展,求知欲旺盛;其二,关心善良与恶的区别,道德感开始慢慢萌芽;其三,不想一个人,总想以团体活动,显现群体的本能。因此,蒙台梭利要求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从感知觉练习转为抽象智力活动。
3.青春阶段( 12-18 岁)
这一时期的孩子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他们的身体呈现出了成年人的特征。蒙台梭利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社交关系的敏感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团体的一员,并开始具备自尊心、自信心。他们产生了爱国心和荣耀感,有了自己的理想,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自己喜爱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了成人一样的教育。
蒙台梭利不仅重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也十分注意发展的连续性,她把儿童看作是在发展中的一个个体。儿童的内在其实是他本身生命力驱使或生理和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在生活学习和环境交互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积累经验,促进身心的发展。
二、给儿童自由和“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创立独特的幼儿教育法,纵观她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让生命自由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是蒙台梭利对儿童教育的深刻认识。正如她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所提出的:“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6]她认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必须最有利其个性的发展”。[7]她所说的自由是儿童个体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就是儿童的自主活动。但是自由不代表没有纪律,相反她认为纪律和自由是紧密相连的,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自由的实现也需要纪律的保障。
蒙氏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她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外部环境通过孩子内在心理变化起的作用,外部环境是儿童的必要条件。她说:“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是利用环境改善自身。”
早期的蒙台梭利教育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其中蒙台梭利说过:“我们的教育体系最根本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 [8]儿童身心发展是在成人“准备的环境”中,通过自如操纵、探索他所接触到的事物,从而形成认识,并获得发展。她还强调要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同时,必须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给孩子充足、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有准备的环境不仅是物质还需要有不同的人来组成,让孩子能够感受更真实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能够更好的激发儿童的潜能。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种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9]儿童在安全而适宜的环境下不仅能激发潜能,还能帮助其适应社会,建立归属感。当然物质的是次要,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精神环境。儿童生来就有爱,爱是儿童的本源。爱是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观察周围世界的方式;爱更是儿童服从父母的一种自然产生的力量。儿童因为爱而成长,同时也能获得巨大的爱,这对儿童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间有品质的互动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础,也是幼儿情感获得滋养的重要源泉。
探析蒙台梭利以儿童为主的教育理念(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