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幼儿教育方兴未艾,大量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为广大农民的幼儿提供和创造了接受学前教育的良好条件。但是不少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令人堪忧,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认真考察、研究这些问题,无论是以长远的目光看,还是从现实利益着眼,都是大有裨益且十分迫切而必要的。本文在对山西省Z村三所民办幼儿园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办园条件、管理体制、师资队伍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一、绪论
关于民办幼儿园的概念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过相应的论述。结合这些论述,我认为民办幼儿教育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幼儿的幼儿教养机构的总称。
由于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和便利父母亲工作学习与生产劳动的双重任务,带有福利和教育的双重性质,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力量办园就有所发展。为了尽可能的推广、普及学前教育,我国一直坚持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科教兴国的治国策略和早期教育研究成果的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期教育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公办幼儿园已不能满足学前儿童入园的需要,社会力量办园凭借特有的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拘一格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在幼教领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
民办幼儿园作为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的补充,缓解了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入园、入好园的机会。农村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就没有幼儿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没有幼儿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也谈不上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农村地区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地区建设和谐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息息相关,只有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形成公办幼儿教育与民办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促进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育奠定基础。
近年来,作为民办教育组成部分的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办园形式灵活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家长多种教育需求,对提高幼儿入园率,发展幼教事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农村民办幼儿教育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幼儿园的安全和卫生保健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规范农村民办幼儿园,提高幼教质量已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访谈调查^^文档的整理,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硬件设施不齐全、不符合办园条件
农村民办幼儿园经费以创办者自筹和幼儿缴纳学费为主,个体创办园由于办园规模较小、生源较少,加之个体财力有限,办园经费相对缺乏,“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大多是租用居民用房或对自家住宅用房进行改造,园舍建筑不符合办园标准,室内活动面积小,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需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图书的种类及数量都极少。
Z村3所幼儿园中只有天禾幼儿园有其独立的园舍。其余两家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开展活动,教室和活动室的场地安排都很不规范。幼儿的活动面积很小,每间教室里挤满了幼儿,孩子基本没有室内活动的空间。幼儿园没有配备卧室,孩子只能趴在桌子是睡。
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