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培养方面的因素
学校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对教师个人修养起到较大作用。培养分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自身对教师的培养,另一个是高等师范学校对幼儿教师的培养。
1、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幼儿园骨干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代表,她们的成长与培养对幼儿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新教师入园后往往拥有满腔热情同时又有些茫然,教师的初始阶段是其职业的关键时期,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新教师的未来前途,同时对幼儿园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新教师进行正确引导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2、高等师范学校在幼儿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各项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而高等师范学校却在关门育人,尤其是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资不了解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实际情况,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成果和基础教育实际所需要的师资相互脱节,从而影响到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养的质量,基层学校由于师资的质量较低,又会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以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和结果的高效性。
幼儿园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积极影响幼儿教师整体素养的提升。
(二)入职考核方面的因素
1、入职考核有利于发掘与有效利用优质幼儿教师的能力
通过入职严审,对幼儿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幼儿教师品德进行提前筛选。通过考核,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与公正的评价,并匹配相对等的待遇,包括奖惩与升迁等。同样,通过入职考核,从幼儿教师个人的角度看,其能够从一个客观的角度了解自己和该岗位的匹配度,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同样,在考核上能够每天记录自己教学情况和学习培训情况,积少成多,不断成长,对于提升教学水平的努力能够收获相应的奖励,提升工作积极性。
2、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按规定履行幼儿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三)在职培育方面的因素
为满足幼儿园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师发展的需要,加强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职教师培训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确保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要改变教师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认识不足,对于新教材新课程理论水平缺乏,课程方案落实不好,校本课程重视不够,对素质教育心存抵触等现状,必须对教师进行广泛而频繁的在职培训。
(四)老师个人方面的因素
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一定是有责任感和紧迫感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加强自身修养、素质的提高,努力达到培养新世纪人才所要求的教师标准。作为教师个人,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得自己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持续提升幼儿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和品德水平。让自己成为师德高尚、具有较高学术修养、富有创造力的幼儿教师。
四、详细阐述提升幼儿教师个人修养的对策
(一)完善幼儿教师培养方案
要持续完善幼儿教师培养方案,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学前教育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幼儿园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二)严把入职关口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