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素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幼教老师的人格修养,二是幼教老师的专业素养,两者是相互交融、自然和谐地体现在每位幼师的身上,每一位老师的素质高低都关系着整个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幼儿教育的水平。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也应用爱心、耐心倾注幼儿教育,投身本职工作。
(三)多样角色,幼师给幼儿以最初的价值观认知
幼儿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给孩子以真、善、美的启迪,为孩子们展开美好的社会生活画卷,让孩子们在健康、快乐、勇敢、智慧的起点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做儿童游戏中“玩伴”、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导师”,更要做孩子们情感上信赖依恋的“妈妈”。幼儿教师将高尚的师爱、伟大的母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引领他们踏上人生的起跑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多重角色定位,决定了幼儿在对世界初识的阶段形成最基本的价值观认识和对世界的认知,而这是人类成长的关键一环。
二、幼儿教师个人修养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所谓专业素养,就是指一个人为了顺利从事某种实践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特殊品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一个幼儿园的长足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儿童未来的发展。做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专业素养,才能为幼教事业开创出美好的前景。
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尤其是幼儿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有所欠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而相当多的教师不会弹、唱、跳、说、演、画等方面的实施操作综合能力。很多幼儿教师也不具备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力,缺少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缺少选择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教育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教育监控和研究的能力。只有这些能力不断得以提升,才能达到教学真正的效果。
整体而言, 我国幼儿教师学历偏低, 硕士本科等高学历的老师更是缺少。此外, 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中, 年龄结构单一, 青年幼儿教师占据绝大多数, 导致专业水平不同, 对幼儿园以及幼儿事业的发展都有消极影响。
(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日常性事务和案头工作的性质。学龄前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生活事务都要教师从旁协助,年龄越小更是如此。此外,教师还要负责幼儿游戏、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教学研讨、工作总结汇报等工作,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氛围致使教师的精力匮乏。北京师范大学一项专门调查显示,北京市有明显职业倦怠倾向的幼儿教师占全部幼儿教师的59.5%。职业怠倦必然会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在工作中产生焦虑, 影响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履行教师基本职责的根本,是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石。目前幼儿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团队合作精神的缺乏、教师职责的缺位、行为表现的失范、敬业奉献精神的匮乏。
(三)幼儿园办园层次力量影响招收幼儿教师标准
幼儿园分为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两类:一是公办幼儿园,又可分为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办大中小学举办的教育部门办模式(附属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由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农村乡(镇)、村民委员会利用集体所有的资产(包括校舍、师资、经费等),或辅以财政专项补贴所举办的集体办模式(学前班、幼儿班等);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利用国有资产(包括房屋、土地、设备),或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集体办模式和其他部门办模式(学前班、幼儿班等)。二是民办幼儿园,指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公民个人、非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等)。
公办幼儿园受惠于政府补贴,而民办园收到市场化竞争的影响,二者出现师资结构倒挂的现象。公办幼儿园由政府财政支持,而后者由创办者负责。民办园为增加净利润倾向于招收薪资较低的保育员来使其保教人员(保育员和专任教师)配备达到教育部要求的班级师生配比。
(四)社会关注度高,负面新闻舆论压力的行业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日益凸显。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屡见报端,因其行业特殊性及面对人群的敏感性,而备受社会关注。相关事件一经披露,在社会中就会引发强烈反响,舆论危机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将幼儿园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事件涉事幼儿园都会受到舆论一致谴责,当然教师本身也受到严肃处理。负面新闻舆论对整个幼儿园教育行业的影响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三、影响幼儿教师个人修养的因素分析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