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教师道德的形成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的外部影响,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受当前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对幼儿园发展的规模和效益过于关注,大多以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幼儿园管理,造成部分幼儿园教师的价值取向。片面歪曲,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敷衍性教学,放松必要的工作。另外,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度太低,使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导致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敬业、敬业、勤劳、抱怨的职业意识和精神,对职业前景感到困惑。悲观主义,责任感减弱。
四、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一些对策
(一)贯彻学前教育法,体现学前教育方法
幼儿园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首先,要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儿童的智力。孩子们只能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肤浅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不可违背的原则。第二,合理安排一天的活动,体现儿童发展的特点。国家《学前教育法》没有规定“课程”的概念。因此,幼儿园的一天活动应该给孩子们充分的活动自由,主要是班级集体活动,主要是独立活动,主要是有趣的活动。第三,做好儿童游戏活动,把教育融入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
(二)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提高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关键是提高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此,幼儿园应首先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各种教师道德学习活动,严格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学习计划,促使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通过“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师德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激发教师的专业兴趣和积极性,并提及高中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道德素质。
(三)为幼儿园教师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教师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广大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幼儿园发展环境的支持。关键是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这方面,幼儿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温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广大幼儿园教师能够安心工作,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二是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第三,通过制度建设,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第三,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活跃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教师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幼儿教育工作意识,提高自己的教师水平能力。
(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道德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什么是经济关系,什么是道德。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的道德关系、道德观念和情感。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就必须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目前,幼儿园教师道德问题的形成与其社会地位低下有着内在的关系。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道德水平,政府必须加大对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政策倾向,确保对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这不仅是从根本上改善幼儿园建设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园教师道德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崔培英.师德常识[J].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7年
2.杨莉君.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3.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
4.赵丽.幼师虐童事件引发公众愤慨“依法治校”是关键[J].法制日报.2012年
5.刘晓东.学前教育学[J].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4年
浅析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