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是幼儿园教师沉默人格的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他的身体是对的,但他不服从命令;他的身体是不对的,尽管他不服从命令。”这表明身体教学比教学更重要。尤其是儿童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他们产生微妙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幼儿的道德水平。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时不时地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文明、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活波大方,端庄、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四)以师德为先导,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敢于开拓新的视野,开拓新的理念,树立“边做边学、边做边学、终身学习”的理念,进入新的境界,培养和培养新的人才,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多读、广读、好读,丰富知识积淀。阅读。获取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儿童心理和身体发展的新趋势,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教育理论,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教师在幼儿面前更具说服力、教育性、教育性、凝聚力和亲和力,从而使教师道德得到升华。幼儿教师的师德是人格和道德的双重砝码,它将影响儿童的生活,也是孩子进入未来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现状
正如家长所说,“孩子不能迷失在起跑线上”,那些没有学习太多教育的家长们,在他们心中,学前教育只是继初等教育之后又一次提升的教育起点。可以说,长期以来,家长们并不觉得学前教育如此重要,甚至连初等教育也不那么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思想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基础教育。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宏观重视学前教育,并提出要加强公共幼儿园的建设,但这也引发了另一个矛盾,从师资培训、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仍然是空话,只有加强幼儿园的建设才能解决定量问题,如何保证教育质量。但是,许多学前教育机构聘用的教师在教育和质量上乃至师德上都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当然或许,他们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有很多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的经验是否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思考的。师德教育是迫切的。因此,我国应逐步有计划地统一教师队伍,加大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的力度,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和师德质量。然而,学前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在社会地位、工资等方面仍然很低,这又引发了另一个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高素质人才是否愿意从事这一职业成为问题的关键。目前,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这一专业,绝大多数具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的学前学生表示不愿从事这一专业。当然,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即使他们自愿从事这一职业,他们也只能谋生,国家培养的少数人才也会不同程度地流失。如果国家从根本上改善幼儿教育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等,这就很容易解决幼儿教育教师资源短缺、师德教育、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促进教育的发展,而且可以避免人才的流失,这不仅是一个效率问题。
三、学前教育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情感不够深厚
很多幼儿园的专业情感还不够深刻。他们只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真正把职业看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终身职业。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基本职业不满意,而对其满意的教师则较少。这表明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总体上是满意的。大多数教师只把工作看作是一种共同的职业和谋生手段,而不把学前教育看作是一种备受尊重的理想职业。
(二)职业态度不够端正
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态度都不够正确。其中,热爱学前职业教育的占很大比例,热爱学前职业教育的占一半,认为没有更好职业选择的占很小比例。然而,这些还不足以表明幼儿园教师能够尊重和热爱他们的职业选择,并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因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动机可以从缺乏对工作的热爱看出来,主要是对职称评审员和物质奖励。这表明,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有一些人对这个职业没有正确的态度。他们不喜欢这个职业本身,而是喜欢这个职业本身之外的东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或某些儿童表现不佳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失控是在情感失控的情况下造成的不合理的。很难想象一个情绪化的老师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教师情绪失控导致的教育行为失控现象,将对儿童身心发展、人格形成和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它也会给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蒙上阴影,甚至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媒体对学前教育负面新闻的持续报道和对学前教师负面形象的过度炒作,严重影响了学前教师的整体形象。
(三)职业责任感不强
浅析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