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从广义上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纪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兴起主要得益于三次著名的运动,即心理卫生运动、心理测量运动和职业辅导运动.心理卫生运动是以如何正确对待精神病以及患者为开端的,从1792年皮内尔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开始,至1930年5月5日心理卫生运动的推行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全.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引起了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从而使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中首先提出了”心理测量”这一专业术语.此后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相继被编制出来并且应用于实践,这使得心理测量成为一门得以公认和广泛使用的专门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测量的技术手段可以获得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第一个运动是20世纪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大量移民的涌入,美国的社会问题变的特别复杂,尤其在学校里,学生的问题与日俱增.一批社会改革家,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因此掀起了一场旨在教育青少年如何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辅导运动.职业辅导运动使学校心理辅导等教育活动得以展开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慢慢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国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现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着清晰的教育目标和明确的教育.相较之初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少数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当今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转向以全体学生为目标对象,形成了涵盖全面的目标体系.各地方高校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都体现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同时,有计划地,积极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在这一清晰目标的指引下,针对实际情况形成了明确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体系.第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快速发展和监管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快速发展体现在学术组织的不断增多,学术期刊的大量创办和政府投入的持续增长等方面;而监管管理的日益完善体现在对伦理规范和评估作用的重视.第三,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严格认证与科学培养.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考试,例如美国的州强制的资格认证和国家水平低自愿的资格认证.对于人才的科学培养包括系统全面的课程设置,严格要求的专业训练和重视实践环节等等.第四,高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不仅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教育,例如心理健康图书馆和校园生活渗透与社区合作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多种形式.
(3)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目前为止大概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初步推广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八十年代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一些国外的心理咨询^论文也相续被翻译和介绍进来,部分高校的师生对心理咨询开始有了初步了解,只有小部分高校效仿国外开始开展心理咨询,但是心理咨询在高校远没有形成气候,只为心理咨询进入学校并立足和发展起来作了一定铺垫作用.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开始在学校里开设了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的讲座或选修课,部分院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学课,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推广阶段.这一段的主要特点是心理咨询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校开始进入比较系统的实践,开始培训专业人员、出版专业书刊、建立了一批咨询机构,学校的心理咨询在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下日益深入.除开展个别咨询外,各高校还系统地开办有关心理卫生的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且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更有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还在编制和修订心理量表,探索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科学手段和现代化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有高校纷纷派出人员到国外进行相关专业的进修学习,这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从九十年代初期至今,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努力,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得社会的普遍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大幅度增加,不仅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其它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相续展开.其中为推动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和学术水平高,1990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随着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各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上,内容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4)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八十年代初期兴起,至今已历时近三十年.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第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也就是说由少数学校推广到大多数学校,直至所有高校都有相配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受众群体也将普及到在校的每一位学生.第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规范化.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更加科学和规范.第三,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逐渐专业化与职业化.第四,高科技手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将得到更多的利用,网络系统,电子模拟系统以及先进的测量系统的应用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方便快捷,科学可信.第五,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的学术交流将带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沟通,呼吸和交融.
结束语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当今世界对于健康的理解己不再局限于生理上的健康,即身体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而是生理和心理共同完全安好的状态.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优秀团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