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方面,更是未来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成长于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地域文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彼此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难免有差别。有些大学生意识不到这些差别,对同学缺乏相对的理解和尊重,缺乏良好的沟通,致使在人际交往中感上到孤独,甚至出现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有些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表现为过高的评价自己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或是过低评价自己,所以总是刻意的与他人保持距离,导致被其他同学孤立等等。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因人际交往不适产生情绪困扰寻求帮助的比例非常高。
3、生活上的挫折
一些偶然的因素,带给某些大学生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较少遭到过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一旦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耐受性比较差,从而造成他们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对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较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这就加重了他们的恐惧、焦虑、烦燥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原因,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归纳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问题产生的生物性原因
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有生物学原因引起的,比如:有躯体疾病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恼、恐惧等不良情绪,疾病对他们造成了较多的心理负担;而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讲更多地出现心理问题,这是由生理上的差异导致的;不同的神经气质类型、个性特征以及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等,都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造成影响。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