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素质对幼儿的平稳过渡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小学教师素质还比较稳定,但幼儿园特别是一些私立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就比较弱(多专科学历或职业学校毕业),更有甚者教师资格证都没有。与小学阶段的老师师资力量有所差别,无法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我国应大力整顿各幼儿园的师资选拔标准,对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加以规范。
3.加大财政投入,扩充教师数量
“大班化”教学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弊端。师资力量明显供不应求,大班化教学会导致教师忽略学生个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尽量改善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
(三)给教师的建议
1.多与家长沟通,尽量了解孩子的习惯
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教师对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然不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密切交流作为获得信息的快速通道。通过了解孩子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的一些特点,就能够快速的掌握孩子学习的一些动向和兴趣,更好、更快、更自然的让孩子完成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
2.在班级可自己构建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
可通过制作一些个人成长手册来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现在通讯那么发达,也衍生了一些专门针对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如:班主任还可通过构建班级“微信群”等来实现信息的交流。
3.尽量做到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
要用好“公平、公正”这把尺子,做到问心无愧。尽量关注到班级的每一个同学。
4.及时反馈信息给家长,配合好家校合作的工作
家长要做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不了教师的配合和指导,良好的配合会使孩子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在幼小衔接期也能很快的找到自我,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和学校生活。
关于幼小衔接期的家校合作的几点思(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