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点思考
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使学生在做人、知识、劳动、生活、健体和审美等各个方面都有所长进。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笔者接下来就如何在小学生中间开展素质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与学生建立信任和平等的关系
1.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情怀去教育和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爱学生包括很多具体的内容。首先,老师不应当有偏心,不管学生的资质如何,老师都应当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再笨的学生也有优点!所以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内心却是非常的敏感,老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会让学生从心底里敬重老师,并且他们会更加的阳光、积极向上。老师也应当放下架子,学习跟每一个学生做好朋友,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绝不单单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善于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样的教育方法会更加有益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哪怕他们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为他们鼓掌。老师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忍耐学习困难的学生那种迟迟不能开窍的局面,相信他们一定会豁然开朗。我们决不能用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智力的唯一标准,因为我们只看到一片云,而没有看到整个天。很多被人轻看的孩子,后来竟然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
2.信赖学生
育人的高境界是:信赖。学校教育,教书、育人,其顺序按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成是育人、教书。教育,首先是对人良好品行养成的促进。
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老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信心不难,但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不佳、又有不少坏毛病的孩子存着信赖和期待就不很容易。有些孩子来自于留守家庭,有的父母离婚,有的父母长期不和睦,家庭环境造成了这些孩子有着很多的问题。这些孩子在原生家庭当中得不到满足的关爱,作为老师,在看顾孩子的时候因为孩子多,不能面面俱到,但是总要把这些更软弱的小苗放在心上,并不时地加倍关爱。林肯总统、乔布斯都不是亲生母亲养大的,但是养母待他们都非常好,以至于他们成年以后有很大的贡献。关心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用有色眼镜看他们,使他们可以健康成长。
二、榜样教育
关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点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