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企业加权资金成本的过程,也是企业市场价值逐步提高的过程。目前,上市公司降低加权资金成本,要加大债务融资的比重,我国权益融资的成本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表现在管理层不仅使得融资的过程更加透明,而且加大了对融资方融资资格对审查力度,比如管理层已经把上市公司对现金分红状况作为权益再融资对必要条件之一。由于上市公司对负债融资比例远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要想降低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扩大债务融资比例是必要的。
(六)约束上市公司第融资行为
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前提是它们具有良好的资金用途,即拥有良好盈利前景的资产投资项目,企业需要资金进行这些项目的投资,并通过项目的成功运行为广大投资者创造回报[5]。因此,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的实质是为资本投资者提供资本投资的机会,为资本投资者经营自己的资本提供舞台。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是在为自己将要从事的资产经营筹措资金,其目的是要进行资产经营。在上市公司筹资时对其加以监督时非常必要的。
(七)增强和优化政策监管
1、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政府只有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公正性,才能确保投资环境的有效运营。
2、大力发展和有效规范资本市场。发展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不断推出和创新金融工具,扩宽公司的融资通道,以资本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金融投资,建立金融资产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市场化机制,这既有利于壮大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
3、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社会监督。要保证监控有效,就要有相对充分的信息。目前,国内有关中介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等法规条例出台不少,但执法不严,应当在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减少信息不对称。
四、案例分析
(一)四川长虹资本结构问题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
四川长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其源头国营长虹机器厂创业于1958年,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和生产电视机,1992年开始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组。1994年长虹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涵盖:视频,空调,视听,电池,器件,通讯,小家电及可视系统等研发生产销售。
2、案例分析
根据四川长虹历年年报整理显示,1999年长虹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23.02%,2002年为30.70%,2007年为53.35%,2009年时已经达到63.23%;2002年四川长虹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29.77%,2003年为38.29%,2005年为36.37%,2007年为51.18%,到2009年,流动负债率为49.20%,流动负债/负债为77.8%。其资本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资产负债比率水平偏低
过去几年全国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60%左右,而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约为40%,而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全国企业的平均水平,还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资产负债率低可视为财务过度保守,未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资金利用率较低,也说明进一步举债低潜力很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并不是很合理。
(2)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
负债结构是公司资本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历年来上市公司的流动负比比比率都很高。上市公司的净现金流量不足,公司需要通过短期债务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增加了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可能性,进而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构成了公司运营的潜在威胁。
(3)偏好股权融资,融资顺序倒置
四川长虹也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环境的因素之外,从四川长虹自身的角度来看,存在现金流量不足,有利润无现金,代理成本,国有股大股东亦倾向于股权融资的问题。
3、案例启示
由于四川长虹的实际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差别很大,所以四川长虹应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
首先,四川长虹应该考虑转向最优负债比率,可以用新的融资来承接项目,也可以选择改变现有项目的融资组合。其次,四川长虹应该改变财务杠杆系数。迅速调整的优点是:公司可立刻享受到最优财务杠杆所带来的好处,这包括资本成本降低和公司价值的升高。再次,四川长虹要对配股资金对募集和使用要做到有效对监督,明确长虹配股募集的大量资金真正投入了哪些项目以及明确这些项目的回报和经营状况,完善信息的披露。
参考文献
[1]门泽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综述[J], 《科教导刊》,2017年第07期
[2]黄文英,吴琼,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J],《时代金融》,2014年第12期中旬刊(总第573期)
[3]Seibel R,The Study on the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listed company[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STUDIES,2016,5(3),121-132
[4]潘红洋,公司资本结构[J],经济论坛,2014年11月,第11期(总第532期)
[5]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五月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