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所有者的结构,按照负债资本的来源,债务所有者结构可以分为公开负债和非公开负债。公开负债指的是可以公开交易的各类公司债券,非公开负债指的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结构提供的贷款等不能公开交易的负债。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公司债务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3、负债权益比
负债权益比即负债水平,经常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还可以直接用负债和股东权益,两者之间的比例来表示负债权益比。
(五)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1、MM理论
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在1985年发表的^文档《资本成本、企业财务与投资理论》是财务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的一次革命。在一系列前提假设条件下,提出了无企业税的MM模型。
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是以企业税MM模型和米勒模型为基础,经过修正来反映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一种模型。
3、代理理论
代理成本的定义为:代理成本包括设计、监督和约束利益冲突的代理人之间的一组契约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加上执行契约时成本超过收益所造成的损失。
(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完善,国内学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日益重视,近年来国内学者已在企业资本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二是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二、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负债率偏低
美国债券市场的总市值占比略高于同期美国股票总市场占证券市场总值的比重。在日英美等国家,债券余额总量超过GDP的150%,而国内债券仅占53%,且大部分为国债等。由于过高的外部融资中,过高的股权工资,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在42.45%(除具有行业特色的金融保险业)。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既加大了融资成本,又妨碍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资产负债率偏低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强,也可能企业生产方向有问题,开工能力不足,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资产负债率低,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则是盈利能力强大,但投资不足。
(二)负债结构不合理
从经验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比重较为合适。流动负债比重过高企业长期负债比率极低,有些企业甚至无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比重过高,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但企业要使用过量但短期债务来维持正常的运营,必然会增加短期偿债压力,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影响了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三)偏好股权融资
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是股权偏好型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融资最优,其次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3]。国内的学者主要从股权融资成本低廉等角度对此进行解释。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仍是股权融资,甚至有些公司拥有大量的剩余资金,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融资。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国内上市公司如此的资本结构很明显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影响股东财富创造最大化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