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今社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下,国学教育达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热度,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国学热”。在这风潮下,也诞生了不少诸如读经班,国学班的机构。但是,许多问题依旧存在,国学应当如何教授?几千年的文化当何去何从?我们为什么要重学经典?师道应当如何延续?孩子学习国学能得到什么?
[关键词]:读经典,国学热,为师之道。
引言:国学教育在现今社会很潮,更有国人以追求复古“国学热”多以孔老文化为先驱,也有人已接受黄老文化为主阵地,与古人局,与古人谋,让人更聪明,更有智慧,让人了解本源,更好的实用于生活,实用于教学,让更多的孩子突出,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千里马之逐伯乐,心之所谓!
第一章大国之学,其用不穷
1.1国学兴则国家兴
1.1何为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但“国学”的概念争议很大。一般认为,“国学”即“以易学为根基发展出来的华夏诸子百家学术”。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
换言之,国学是一国之根本,从来只听说国家既亡,国学犹存,而没有任何一人见过国学已亡,国家尚存的。可见国学乃是一个国家存亡的根本。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只知道所谓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那么怎么可以证明你的祖国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的5000年的文明,首先都不被自己的炎黄子孙所熟悉,怎么立足于世界。我们的国学是以区别西方的学说、文明文化、意识、文学、思想的中国特有的中国之学,所以他是无所不包的。国学在每个人心中是不一样的,但他的地位是不变的,但在世界来说,国学是一定会在中国复兴的,因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向西方十四世纪文艺复兴类似的时代,我们会以国学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来传承自己的国学。国学的教育意义一言以蔽之是传承中国的文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