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第1章 前序 2
第2章 发展经历 8
第3章 发展现状 9
3.1 连锁企业利润下滑 9
3.1.1 总部大楼都保不住的女装之王 10
3.1.2 拉夏贝尔是怎么兴起的? 11
3.1.3 拉夏贝尔到底做错了什么? 12
3.2 业绩分化明显 13
3.3 移动互联网销售额增幅较大 14
第4章 发展问题 15
第5章 发展趋势及对策 17
总结与展望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1章前言
连锁经营是零售商业的一种组织形式,指的是众多分散营业,经营同类商品的中小企业,在同一总部的统一管理下,采取共同方针,统一行动实现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数量的联合体组织形式。因其是一种多店铺组成的集团化的组织形式,各店铺通过总部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形似锁链,故名连锁。连锁经营最早于1859年在美国出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连锁经营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其主要特点是便于发挥大批量、低价格的优势以取得规模效益,这是独立的零售商业难以做到的;便于实现专业化、标准化。
被称为现代流通革命的连锁经营,是体现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流通方式。其本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化大生产的原理运用于商业,实现商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从而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
本世纪初,美国的胜家缝纫机公司最先采用了连锁经营的方式,因此导致了流通领域的一次革命。130多年来,连锁经营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锁经营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80年代中期,连锁商业由国外传入我国,当时主要是“肯德基家乡鸡”、“加州牛肉面”、“麦当劳”等一些合资餐饮企业在我国扎根后开始发展。90年代初,我国的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武汉、沈阳等部分中大城市以及部分沿海开放地区也相继开始探索和尝试发展连锁经营,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商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产业的现代化。由于经营方式与组织结构所独具的优势,使其很快成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主流和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充分显示了连锁经营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目前,不少地区和行业也都在积极研究制定方案,结合本地区和行业的特点,开设各种类型的连锁商店,拓展连锁商业网点,连锁商业已经成为我国流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90年代到2016年我国连锁经营呈现良好趋势,多业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以2011年-2016年五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连锁企业经营总店数呈现逐年增长情况,企业经营总店数从2011年2411个到2016年2726个,共增长315个,增长率为13.05%。2015年企业经营总店数为2690,2016年比2015年增长36个,增长率为1.34%。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总店数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门店总数呈现逐年增长情况,企业经营门店总数从2011年(195779个)到2016年(232444个),共增长36665个,增长率为18.73%。2015年企业经营门店总数为209812,2016年比2015年增长22632个,增长率为10.78%。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门店总数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年末从业人数情况,企业经营年末从业人数最高为2012年256.3万人,比2016让年高出11.3万人;其次是2013年255.9万人。企业经营年末从业人数2016年为245万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茶叶连锁零售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年末从业人数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年末零售营业面积呈现逐年增长情况,企业经营年末零售营业面积从2011年(13670.7万平方米)到2016年(17960.1万平方米),共增长4289.4万平米,增长率为31.38%%。2015年企业经营年末零售营业面积为16862.4万平方米,2016年比2015年增长1097.7万平方米,增长率6.51%。
2011-2016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企业经营年末零售营业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