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发展研究
目 录
一、国内零售业的现状 ………………………………………2
(一)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单一……………………………2
(二)规模小、网点分布不尽合理…………………………2
(三)经营管理水平尚处于低层次…………………………2
二、我国零售业发展策略分析…………………………………………2
(一)扩大企业规模,组建我国大型零售企业集团,提高与跨国零售集团的抗衡能力………………………………………………2
(二)积极培育各类人才,缓解零售业的人才匮乏问题.……………2
(三)创建品牌资产,树立企业形象.……………………………………2
三、国内零售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3
(一)打造自己的零售业“航母”……………………3
1.构建强有力的采购中心,培养高素质的采购团队 ……………………3
2.构建新型信息化物流配送体系 ………………………3
(二)创新经营特色,促进行业结构的合理化
1.自有品牌战略 ……………………………………………4
2.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加快人才储备和培养………………………4
3.具备较大的经营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4
参考文献……………………………………………………………………4
一、国内零售业的现状
2015年,以大型超市、百货为主的实体店仍然遭遇业绩和利润的双双下滑。
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仅为4.6%。截至2015年11月17日统计的76家零售业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度报显示,六成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且迄今没有好转迹象。
百货业继续成为重灾区。2015年上半年,大部分百货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双双下滑,新世界百货利润同比下降86.6%。
超市业态抗跌能力普遍要好于百货店,大润发、永辉超市、武汉中百、步步高、华润万家等上市零售企业2015年三季度报显示,虽然增长极为有限,但销售业绩大都有所增长,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步步高等少数企业仍获得两位数以上增长。
便利店业态是2015年逆市增长超过20%最靓丽的实体零售板块。各个业态分化的业绩表现也决定实体店铺的拓展在2015年仍呈现出“关多开少、大慢小快”的局面。
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等)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门店,相比2014年上半年关闭的158家门店虽有降低,但专家认为这并不说明实体零售业的“关店潮”有所好转,其原因,一是上述数据的全面性有待考证,二是零售企业的线下店铺在2014年大面积关闭的较大基数上,来年必然有因节奏调整和运营平衡的需求导致一些本来要关闭的门店暂缓“关张”,而这类“僵尸”门店不在关店统计之列。
在目前的零售业态中,超级市场是一个主流趋势。全面开放之后,国内商业零售业形势不容乐观,因为地方政府想招商引资、外商想全盘吞食我国商业的这些因素都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分销领域被外国公司控制的国家,也很难再有民族工业的品牌商品。因此,加强对分销领域市场开放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国内流通企业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挑战,而且对维护工业企业的国内市场也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零售业市场既要依靠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又要振兴本民族的流通业。走出一条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单一
1、从国内外零售企业的长短期借款对比中发现:国内企业的短期负债率大大超过国外企业,而几乎没有长期负债。由于竞争激烈,多数零售企业为了不断扩大规模,不惜血本改建、扩建,甚至新建大商场,很多城市大型商场比例过高,竞争加剧,导致经营失败。
(二)规模小、网点分布不尽合理
. 1、国内零售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没有任何一家的规模可以对国外零售商构成威胁。一方面,在建时间和数量过分集中,数家商场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开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另一方面,新建、扩建商场的区域布局相对集中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网点布局不合理,既不便于居民购物,也加剧了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紧张状况,恶化了经营环境。
(三)经营管理水平尚处于低层次
1、零售企业经营品种没有特色,各大型商家竞相将眼光盯住人数不多的高收入阶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专业商店/专卖店也以高收入者为目标市场,这种市场定位错置,导致经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零售企业的竞争手段单一,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虚假的降价策略往往使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现混乱。对连锁经营的本质未作深入分析,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视,难以形成真正的连锁经营体系,难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二、我国零售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扩大企业规模,组建我国大型零售企业集团,提高与跨国零售集团的抗衡能力
目前我国零售业中少数业态存在进入过度以及过度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的现象,就我国目前零售业发展的状况和资金情况而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取低成本、经济适用型扩张不失为上策。我们必须冲破体制的瓶颈,尽快改革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割和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在规模上,要依据优势互补原则,对我国一些知名度比较高、资金比较雄厚、运营机制比较完善的零售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所有制的联合,还可以通过兼并、资产重组、基本管理的架构和机构的设置重组、参股控股、可以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模式,将同一业态的小型企业联合起来,并入大型零售企业中,实现大公司和大集团的强强联合。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中国零售业企业数量,扩大现存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以及实现规模经济,还可以使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业绩比较好的大中型零售企业有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可以使分散的零售产业资源集中起来,促进大中型零售企业低成本地快速成长,以便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进行竞争。
(二)积极培育各类人才,缓解零售业的人才匮乏问题.
我国零售业发展研究 (2)(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