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企业会计改革问题
摘要:本文从金融资产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会计工作中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资产形式,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我们认识到,金融业的发展及其风险的防范与会计标准和会计披露相关。当一个国家金融业将与国际金融相融的时候,应当重视会计标准和会计披露。
关键词:企业投资;金融资产;会计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日益临近,我国的金融业正进入重大转折时期。一些新兴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正在或即将迅速进入我国市场,形成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然而,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存在着不良资产问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有的企业潜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纵观世界金融业兴衰的案例,我们认识到,金融业的发展及其风险的防范与会计标准和会计披露相关。当一个国家金融业将与国际金融相融的时候,应当重视会计标准和会计披露。本文拟就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一)、落实“十五”计划纲要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竞争能力。…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严格约束与有效激励相统一的经营机制,完善稳健的会计制度,提高金融资产质量”。由此可见,落实“十五”计划纲要,应当是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首要目的。通过金融企业会计改革,完善稳健的会计制度,为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综合改革奠定基础。
(二)、改革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国际会计准则等做了深入的研究,还对南朝鲜、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的90家最大的银行和企业现行会计实务同国际公认会计实务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
(三)、适应WTO的要求,实现金融企业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但是,目前由于居民储蓄存款的注入还不会出现问题。加入WTO两年后,外资银行可从事企业贷款,五年后可以从事人民币存款业务。如果那时居民将一部分钱存入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国有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就会计标准而言,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上市银行会计标准的主要方面也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做法。但是,适应加入WTO的要求,还必须对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全面改革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迎接WTO的挑战。
浅谈金融企业会计改革问题(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