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各方面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使得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不断了解国外同行业的相关情况,同时需要考虑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
2、政策法规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法规上积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对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这对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十分必要。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行政性管制、审批程序比较复杂,妨碍了中小企业灵活经营优势的发挥,增加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小企业在一些领域上受到限制或是禁止进入,这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3、社会服务环境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分工更加细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单元,相互之间有源源不断的联系。当前,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很激烈,很多是处于无序的竞争关系,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完善行业协会来服务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行业协会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掌握的信息也更加齐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筹资融资、市场开拓等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激烈的竞争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里,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开放的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当前,由于原材料不断涨价、人力成本提高、以及融资成本高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三、发展机制
为更好应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需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综合企业内外部因素,提前做出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企业内部问题的对策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做出各种决策,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1、提升创新水平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引擎力。一方面,需要管理水平的不断创新提高,满足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生产技术水平的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第一,企业要从长远发展出发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吸收各方资金投入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中。第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建设、制度建设和程序建设,优化企业创新的运营环境。通过机制建设来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等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第三,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通过专业培训等途径提升创新人员的水平。
2、提高治理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需要中小企业不断提高治理水平。第一,完善人才储备制度。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立合理的人才招聘和培养制度,才能让企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第二,采用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把过去的以工作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性关怀。这样使员工的认同感增强,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员工的潜力,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第三,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它能够让企业员工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让员工获得归属感,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第四,引进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职业经理人具备较为专业的管理才能与管理经验。由于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家族式治理方式已无法适应,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来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治理水平。
3、优化人才队伍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机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