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多元化“叫得应”的生活服务网络
3月7日,家住拱墅区胜月院的老人徐月珍拨通了天阙服务平台电话,询问是否有就医帮助。天阙公司服务人员上门后发现徐月珍患有子宫癌中期,每月需到省中医院复查并配药,老伴儿老年病较多,记性较差,腿脚也不太方便,两人都存在就医困难。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天阙开展了陪同就医服务,不收取额外费用,并将老人列入了主动关怀老人的名单。
“智慧养老”不仅让老人享受到了服务的便利,更极大扩展了老人的精神空间,让他们远离“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精神孤岛。
五、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商业模式还不成熟
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若想实现养老服务资源间的相互调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形成与之配套的业务体系,当这种新业态成熟后便会形成相应的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配套齐全的优质服务,所以这种模式需要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产业规模,但目前我国“互联网+”计划提出时间不长,配套基础建设并不健全,养老服务中的各种资源衔接程度不高,表现为资源较为分散孤立,有效利用程度低。
(二)老年人接受程度低
虽然老年人渴望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服务,但往往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导致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下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会相应减弱;其次,目前市场上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网络产品较少,现有的在线服务终端有的界面不够简洁,有的操作过于复杂,老年人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再次,知识障碍也是影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原因之一,使得现在轻松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当中,大多数属于受过教育、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最后,社区缺少专业人员的有效引导,老年大学普及程度不高,再加上很多子女不在身边或忙于工作,老年人缺少学习新鲜事物的机会。以上种种原因共同导致了老年群体对互联网想用而不会用,不会用进而不接受的矛盾心理。
(三)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分析发现信息中的价值,使得互联网隐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可能被不法网站储存利用甚至泄漏,但目前我国尚缺少互联网侵犯隐私权相关的法律保护。若想将“互联网+”引入到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我们应该警惕老年人信息数据被泄露的风险,因为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在网络上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他们使用甜言蜜语哄骗老年人,很容易让安全意识淡薄的老年人上当受骗。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保障信息安全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既然要利用互联网发展养老服务,就应该提高对信息安全隐患的警惕程度,更应该建立完善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作为保障。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养老行业例(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