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方式对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改变具体要素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对现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给予突破,在发挥社区养老经济便捷、服务多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功能,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变得更加智能化、便利化、人性化,势必会给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三、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
第一,能够增加供需匹配度,丰富服务内容,使养老向“享老”转变。运用互联网进行服务供给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养老服务的提供方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老年人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选择,并且对服务效果享有评价的权利和途径,由于市场的优胜略汰,服务的提供方也必然会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提供的服务种类也会更加齐全,老人只需要通过一些智能终端提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坐享各种个性化的服务。
第二,能够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居家养老成本。引入“互联网+”,可以利用大数据挖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线上线下养老服务。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居家养老服务形成有效的闭环,通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和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时获取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定期主动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且可以通过平台的评价反馈系统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和监督,随着相关信息及数据的不断增长,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海量养老服务数据进行处理,既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人力资源、降低居家养老成本,又能利用其规模效应节省政府和社会的养老服务开支。
四、杭州市互联网+养老模式案例分析
杭州从2013年起,在全国率先探索养老服务“智慧模式”:一只呼叫终端,一个服务平台,就能为老人及时提供紧急救助、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今年初,全市正式启动新一轮“智慧养老”项目,首批6家服务商入选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商资格库,搭建了统一的智能监管平台,开通了“96345100”服务专线。
“没有大碍了。老人摔跤是大事,幸亏你们及时发现。”听到医生这么说,小陈吁了一口气。他有点赧然:“是我爸自己按键求助的。”
就在二十分钟前,家住近江花园二园的老人陈德政突然从楼梯上摔下来,当时四下无人。忍着疼痛,他按下了随身携带的“智慧养老”终端上的红键。话务员朱雅静接到电话后,立即把老人的情况向120急救中心反映,并同时通知了陈老的儿子。过程中,朱雅静一直追踪询问进度。一小时后,她再次进行回访,进一步确认老人状况。
一个紧急突发事件在这样严谨的流程中迅速化险为夷,正是杭州新一轮“智慧养老”服务的缩影。新一轮“智慧养老”服务强化了应急救助服务,新增对孤寡、独居老人的主动关怀和特殊时段的助急内容。
在杭州,当居家老人突发意外,按一下呼叫器就有人上门提供紧急救助;失智老人意外走失,随身携带的智能定位器能帮助家人及时查询到老人的当前位置;老人有生活护理、家政服务、水电维修、上门送餐等方面的需求,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突破传统居家养老瓶颈,插上“互联网+”翅膀,杭州“智慧养老”2.0时代已经到来。
(一)互联网+实现养老的“私人定制”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养老行业例(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