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兴趣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企业对高水平《工商管理》毕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改进中职《工商管理》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实行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 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如今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具有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又具备工作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企业招聘的首选,也是企业对人才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二、中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现状
(一)缺乏自信心
目前,很多中职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考不上好点的高中,大部分学生是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劝导下被迫去中职学校念书。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无奈成绩不理想,可能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再中职学校念书。这本身就违背了学生自身的意愿。就造成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也会导致他们在心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自信。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内心会产生自卑感,觉得不如别人,这样的心态容易造成学生没有进取心。可以说,缺乏自信和厌学,是中职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
(二)极不灵活的教学方式
从当前的管理学基础讲授设备及情况看,多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古板,往往依靠“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但是,学生记笔记,往往也只是机械地记一些知识点。尽管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偶尔会采取一些模拟教学,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挥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开拓性差,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工商管理学是一门艺术的科学,也可以说,管理是一种艺术活动,所以,学生很难真正地领悟到管理学的精华。对于管理学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接受理论,尤其是不分来源与方式的接受理论,那学习者的管理技能很难得到本质的提高。
(三)缺少实训的机会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基础的逻辑性极强,部分理论还非常的抽象,学生如果能够在学校进行一些实训,在实际中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对管理过程的影响,就会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学会遇到具体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相应的理论与予以解答。但是,由于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兴趣(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