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很多工作都是流水作业,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将影响到整个的流水线,所以需要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整地完成工作,保证工程项目进行的进度。由于一些原因,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协调好关系,互生不满,可能会导致某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怠工的现象或者工作质量下降的现象,出现类似现象对工期的正常进度是极其不利的,应该采取措施协调好关系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还有一定工作需要交叉进行,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对场地进行适度地整理,进行钢梁吊装等,这些交叉配合进行的工作,除劳动资源优化配置外还应该摒弃以前的“大锅饭”做法,而关键工序应该执行较灵活劳动工资管理制度,也就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使工程进度处于一个有序快速的状态中;同时要调整相关的作业层次,完善项目部的各项职能,选出具有管理才能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后,经济利益也随之增长,这样的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保证工程的既定进度。
(二)工程项目实行质量控制
1、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验收规范
项目施工中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工程的相关指标进行验收,验收的项目包括施工的技术要求、验收的规范、质检标准以及技术操作要求,目的是保证施工的质量。
2、对试验制度、检验制度进行严格要求
试验制度和检验制度的存在,目的是为了使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试验和检验的对象包括施工工程中需要的材料和配件。这些标准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在执行这两种制度的时候遵循这些规定即可。对于具有隐蔽性特点的工程,验收更要具有时效性,在要求的时间内对质量作出评定,同时要将验收手续办理齐备。需要进行交接的部门要做好交接工作,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坚决不能姑息,不能改进的要重返工;执行这两种制度的最终归宿是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3、避免或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要减少或者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强预防工作,这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在每一个工序里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和要求办事,同时要联系早期预防的工作。监督工作是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过程以及结果的,不能只在结果上用力而忽略过程,这样会使施工质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以往在施工完成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即使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也已经不能修改,只能进行返工处理,给施工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对过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分析,给予正确的补救措施。
(三)工程项目实行成本控制
1、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成本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费用构成,一是直接费用,二是间接费用。其中,劳动力费用、工程材料的费用以及施工设备的费用都在直接费用的范畴;直接费用根据施工施工方案的选择发生变化,施工方案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直接费用要合理;影响施工费用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工期,一般来说,工期越长,耗费的直接费用也越多。要较少劳动力的费用,就要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工作方法,比如,先开始建设工程的哪个部分要进行考虑,工序的不同将影响工作的效率;同时有些工作是需要同时配合进行的,因此要优化这种不同工作间的组合,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大量的工作,工作的效率就提高了,工期就会缩短,因此,成本也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鼓励工人进行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明创造,优化施工工艺,也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成本的功效。
2、节约材料,控制成本
工程项目需要不同的材料作为基础才能完成。因此,在材料的购置、储存和使用上都要注意相关问题,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购置材料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保证材料质量,否则会造成材料的无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要防止材料受损;另一方面,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标准,不能浪费。主观购置材料的相关人员,要对材料市场的行情有一个清楚地把握,购买材料的价格不能高于整体水平,同时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成本,或者说将项目成本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企业工程项目的最直接的执行者是员工,员工的素质极大的决定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所以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对于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在明确其基本工作的基础上,培养其团队意识和成本管理的意识。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各司其职,并能够相互结合,共同协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的预测、计划、监管以及核算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促进成本管理的发展。
三、结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中科技含量的增加,业主要求的提高,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越来越多,项目目标也逐渐扩展。不同目标之间,不同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冲突域争执迫切需要项目管理者建立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使从项目到组织,到个人目标趋同,指向一致,最大限度的实现项目整体目标。面对相互冲突的多目标体系,实现单目标最优化是不可取的,项目管理者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均衡、协调各个目标,使项目项目总体目标最优。
参考文献:
[1] 刘建丽.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现代商业.2013(02)
[2] 伊长生,高建炳.基于模糊规划的工程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均衡优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01)
[3]盛情.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
[4] 赵鹏.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
[5] 孙磊.工程项目管理中综合均衡工期、成本及质量的方案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0)
浅析建筑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和工期三目标的冲突与均衡(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