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缩短带来周转材料、劳动力、施工器械投入量的增加,因此一般而言直接成本随着工期缩短而增加。多数施工单位所承建的是单体的工程,在施工设备和周转材料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利用率不高。可采取人工施工的建筑工程为了赶工而采用机械施工,工期虽缩短但机械费用远高于人工费,项目的直接成本大大提升。但是,对于投标承包类型的工程,直接费用的材料价格随着工期缩短降低。这是由于在建筑材料价格放开政策实行后,许多材料的价格涨幅速度相当惊人,而投标承包工程的材料费用均有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因此工期短可降低材料的价差成本。合理工期下,项目的成本较低;合理工期拖后或提前都意味着项目成本较高。合理工期范围之内,降低投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缩短工期。因而,建筑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施工单位应当合理的安排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最大限度组织各项工作进行同步交叉作业,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的工期;合理地组织各个工种的人员,在同时间内配合施工并且连续作业,确保工作面适当;尽量确保施工机械持续使用,按照计划和进度完成施工的任务。
(四)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与成本、质量的关系
项目工期与成本、质量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关键在于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行施工生产任务的科学组织,运用先进精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采取技术组织方法达到降低项目成本的目标。依据国家规范的验收标准,组织均衡而连续的施工;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等,加快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革步伐,推动科技的进步。质量乃是生命,成本乃是根本,工期乃是体现。质量最为重要,在三者当中起主导与支配作用。在施工合同签定之时应当明确质量要求,对施工单位的等级资质进行审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过程对于原材料严格的把关,不断进行质量的意识教育,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已竣工的单位进行预验收,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形成纪要并且在期限内整改。
二、均衡建筑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和工期三目标的建议
(一)工程项目实行工期控制
1、施工方案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施工方案一般突出两大方面,一是施工方法管理,二是施工技术运用。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竣工的时间。因此,施工方案的设置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谨慎决策,选择出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要做到这一点,工作人员应该对方案进行详细调查,总结出不同方案的优势和不足,综合各种利益,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对于施工技术不能盲目模仿,可以根据现实性条件进行改良,使施工技术得到合理地优化,这样,能够提高实际的施工效率。施工方案不是一人独断形成的,必须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进行反复的论证和思考,集思广益,避免决策的失误,因为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的一个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起跑线上一定要准备充分。
2、施工进度要进行合理规划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一个既定的工期,要求工程在这个工期内竣工,工期一旦拖延,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对于施工企业的效益是非常不利的。施工工期受施工进度的影响,施工进度越快,工期会提前结束;相反,施工进度过于缓慢,将使工期拖延一段时间。因此,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将会使施工的先后顺序得到优化,同时使竣工时间在预定的范围内。所以说,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的进度时,理应以施工合同作为依据对施工进度计划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而且还要对施工的具体过程有一个详细细致地分析,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对比,突出重要的过程和重要的路线。这个工作可以依靠电子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予以辅助,对图表进行标注和分析,寻找最优的计划方案,这个“最优”的标准是成本合理、时间节约、保证工序质量,同时可以对施工的实际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通过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力求用合理的成本制造更高的商业利益。
3、提高作业层工作的积极性
浅析建筑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和工期三目标的冲突与均衡(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