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深受战争影响的世界各国人民都在试图治愈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成了各国的第一要务,在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之下,经济的发展在战后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与此同时,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副产品”、“副作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日趋增多,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人类为取得经济的繁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一时期,俞不断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相伴而行的便是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1962年,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出版的《寂静的春天》艺术,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唤起了人们对人类活动存在的潜在和致命影响因素的觉悟。此外,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日益受到挑战,20世纪30年代那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同时也标志着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崩溃,取而代之的便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逐步占据了英美主流经济理论的舞台,并直接影响了英美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法治的发展。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理论在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体现,此时政府已不再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行政的触角已经开始伸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法中对行政的认识也因此而有所变化,这就是一定程度地接受行政权介入原本属于公民自治的领域,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默认新兴的行政机构可以行使部分曾经属于立法或司法的职权”。
在上述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之下,环境行政已然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此时环境行政的重心主要是采用行政控制的方法对污染的排放进行管理,在环境管制的策略上主要是采取“末端控制”,手段上主要采用权利性手段,而环境行政许可、环境行政指导、环境行政合同等非权力性行政作用极少施用,同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民诉讼等程序性制度也尚未成熟。因而,此时的环境行政可以说是比较单一和稚嫩的,难以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全过程控制等环保理念,也必然会难以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3二十世纪70年代后的环境行政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人类环境保护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在这一阶段,人类环境问题发生了令人恐惧的变化,局部性的环境污染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问题,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又发生了被学者们称之为“新八大公害事件”的环境问题。同时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且与环境污染交织、互相影响,导致生物生产量的减少、生活更加贫困、生存条件更加恶化。据最新报道,因气候变暖而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已迫使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举国迁移,放弃了自己曾经生活了千百年的家园。更令我们人类惶惶不安的是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更多无法预知的灾难随时都会降临到人类的头上,因此,人类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面临的环境问题严峻,人类已经到了面临“是生存还是灭亡”的最后选择时刻。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兰特伦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一个强有力的回应,随着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高峰会议”上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肯定和接纳,该思想已经成为全球对处环境危机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人们的政治思想也相应在改变,“福利国家”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政府积极地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开拓创新、服务民众、造福社会,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福利作为政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政府勇于承担起了环保职责,环境行政发生了众多的转变,环境行政得以蓬勃发展。
首先,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各国的环境行政总体战略发生一些变化。一是在环境污染的控制战略上,由原来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本着“防患与未然”的思路推行清洁生产,防止或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和工业废物的产生:二是在环境保护的内容上,纠正了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偏误,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和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三是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抛弃了一味追求经济优先或过分强调环境优先的片面做法,而是将二者
平衡论是主张行政权与公民权利应当保持平衡状态的一种行政法理论,强调从关系的角度研究行政法,运用制约、激励与协商机制,充分发挥行政主体与相对应的积极能动性,维护法律制度、社会价值的结构均衡,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平衡论具有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规范研究和实现研究,不同的阶段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
平衡论主张引入相关的机制实现协调发展,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和协商机制。
平衡论主张,行政法应当通过协商机制实现各方之间的平衡和稳定。协商机制关注的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平等的对话、商讨乃至辩论的过程。
我国环境行政的基本原则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