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和对人体的好处
1.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脂质过氧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清除自由基两种机制来影响该过程。
2.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经典例证就是茶的抗肿瘤作用。1945年8月,广岛被原子弹轰炸使10万人丧生,同时有10万人受辐射伤害。大约十年后,许多受到辐射的人因患白血病而先后死亡,但有三种人侥幸无恙,即茶农、茶商和茶癖者。此种特殊的关联性被称为“广岛现象”。茶叶中含有多种抑制细胞突变的成分,其中茶多酚(黄烷醇)的效果最明显。茶中所含的聚酯型儿茶素成分能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对动物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肝癌细胞株、肺癌细胞株的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及其制品中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因其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故称其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活性是雌二醇活性的1/1000,可与雌二醇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对雌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因而对激素相关的癌症(如乳腺癌)有抑制作用。
3.保护心血管作用:研究发现,食用大豆食品的人群心脏病发病率低,主要原因是黄豆甙类可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对茶多酚和茶色素的基础研究表明它们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大样本临床观察均证实茶多酚和茶色素在调节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和促纤溶、抑制主动脉脂质斑块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4.抗突变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突变作用的例证很多,如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烤牛肉中二甲基亚砜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绿茶中的茶多酚和红茶中的茶色素在肝微粒体酶存在条件下,对人淋巴细胞可抑制由甲基胆蒽诱导及紫外线处理所引起的染色体姊妹单体互换;银杏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及牛蒡提取物对Ames菌株TA98和TA100,在有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有抗突变作用等。
5.其他生物学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其他生物学作用还包括免疫功能的调节(如葛根素);预防女性骨质疏松和骨流失(如大豆异黄酮);改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明最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如葛根素);降低由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如红茶提取物);改善皮肤过敏症状及过敏性哮喘(如原花青素)等。此外,原花青素具有改善视疲劳和抗辐射作用,葛根素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并与抗胆碱、解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有关
二.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方法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
方法二:荧光光度法
方法三: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方法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五:毛细管电泳法
方法六:化学发光法
三.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实例
实例一:
(一)仪器与试药
Waters 1525μ 二元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级管阵列检测器;串接Waters LCT Premier XE飞行时间质谱仪;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SCQ-52010超声波清洗机(上海声彦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PB303-N电子天平;HPLC级乙腈;HPLC级甲酸;娃哈哈纯净水。
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北京),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
(二)方法与结果
1.山楂的LC-MS定性分析
①供试品溶液制备:
称取山楂粉末5.0 g,加入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50 ml,回流提取1小时,过0.45 μm微孔滤膜
②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 4.6 mm, 5 μm);流动相:A为0.3%甲酸水溶液,B为乙腈;用于LC-MS定性分析的梯度为0~40 mins(10%B~30%B),用于HPLC定量分析的梯度为0~40 mins(5%B~30%B);流速:0.8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80 nm,355 nm,进样量10 μL
③质谱检测条件:
LC/MS系统使用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数据,采用分流设置,分流比约为1:3。检测参数设置如下:脱溶剂气流量600 L·min-1,脱溶剂气温度350 ℃,锥孔气流量40 L·h-1,离子源温度120 ℃,毛细管电压2000 V(ESI+)和1800 V(ESI-),锥孔电压50 V。质谱图平均扫描速率设为0.2 s,质量扫描范围100-1600 m/z。实验数据采用Masslynx软件处理。
④定性分析结果:
对山楂提取液LC/TOF-MS总离子流图上8个主要色谱峰物质进行精确质量数定性分析,并结合文献,筛查分子式。结果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