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教学指导研究
一、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的重要性
(一)教师的指导能够为游戏的开展创造适宜的条件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家长与幼儿也常常也会参与物质材料的准备,有时难免会出现选择的材料不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的现象,教师的指导能够保障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和适宜性。幼儿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进行幼儿游戏还需要一定的经验准备,教师在游戏前可以通过参观、看电影、讲故事等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指导,丰富其生活经验,启发幼儿理解角色,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愿望,使游戏顺利开展。
(二)教师的指导能有效干预游戏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幼儿在进行幼儿游戏时,有时会因为分配角色或争抢玩具与同伴发生争执;还有的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甚至从中捣乱,影响其他幼儿正常游戏,如扮演“顾客”的幼儿在超市购物时不排队付款,扮演“老爷爷”的幼儿拿着拐杖当作金箍棒乱耍等;有时还会出现不正确使用游戏材料的危险行为,如扮演“顾客”的幼儿把餐厅里用的筷子插入鼻孔当作象牙等,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及时地干预上述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三)教师的指导有助于促进游戏功能的实现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具有教育作用,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游戏开始前,教师通过参观、看电影、讲故事、家长协助等多种途径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在周围生活的知识和经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还能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在分配角色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并学会谦让,同时启发幼儿理解角色。
二、当前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游戏中幼儿的主体地位
当前,大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区域活动为辅的模式,幼儿园较常针对教学工作开展教研活动,而针对游戏进行的研究活动较少。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的活动实施基本是以教师、教学以及课堂为中心的,教师主宰着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倾向于让幼儿自主进行幼儿游戏,充分放权给幼儿,这容易造成教师在游戏中不能明确自己的身份。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园活动机制的影响。
在不少幼儿教师的观念中,教学活动应由教师控制,而游戏活动应当由幼儿自主控制,教师的指导会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发展。教师们认为,只要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就是在主动发展,完全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不需要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角色游戏的本质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的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有研究表明,教师对角色游戏的适宜指导,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更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二)对游戏主题的确定较为随意
通过调查,打开“娃娃屋”儿童主题游戏是幼儿园的一个普遍现象,一些幼儿园将开设超市设立,“商店”和“邮局”和儿童游戏的其他主题,但只有极少数的现象,但不是大开“娃娃屋“一群孩子在娃娃的房子感兴趣的原因,更换主题。采访中的大多数老师说他们很少改变儿童游戏的主题,有时甚至不是整个学年或更长时间。可以看出,目前幼儿园儿童玩游戏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创作,这是一个长期不变的主题,并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扩大,丰富了儿童游戏的主题和内容。
幼儿园游戏教学指导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