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教育利弊说
在幼儿时期针对幼儿的性格以及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全方面成长。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提供幼儿和成人以及同伴之间相处交流来发展幼儿的能力以及性格。因此幼儿和他人接触交流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方法。幼儿混龄交往过程中应当也正是借鉴于该教育模式。混龄教育最开始起源于德国。德国幼儿园主张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集中在同一个班级进行统一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儿童发扬自己的天性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儿童之间没有了兄弟姐妹,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更多的人。我国的教育学家已经开始对此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同时在我国各个地区已经开始了混龄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混龄教育既有其优点也有一定的弊端。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幼儿园教育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幼儿园的混龄教育的优势展开分析,如对幼儿的体能有着一定的好处、对学生认知有着一定的帮助,同时没有任何的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混龄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如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学习进步存在着差异化还有年龄较大的儿童争强好胜等等。
一、幼儿园教育方式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的混龄教育的研究和观察,也结合了多年的教育经验,针对于当前我国的混龄编班主要进行了一下几点思考:我国的一部分地区经济较为欠缺,幼儿园需要的地区、教师、师资等资源较为匮乏,一些落后的地区的村落之间相互距离及哦啊元,村民居住的也较为分散,不能够一起进入到幼儿园中学习。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学前教育当前还不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同时因为职工经济能力不足导致规模较小的幼儿园常年找不到足够的幼儿或者师资不足。随着我国的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当今的幼儿没有兄弟姐妹的情况已经被教育学家所重视,许多教育领域的人员以及能对其进行了思考,在专家的帮助下混龄教育领域开始了新的篇章。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混龄教育的模式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幼儿的性格、兴趣、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当前独生子女众多的现象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混龄教育的初探。和城市幼儿园相比我国农村的幼儿园受到了资金、生源、师资等种种问题的限制而不得不被动的采取混龄制度。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调查幼儿园混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混龄教学制度的优势最大化,其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混龄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并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所提升,但相应的也会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学习进度也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儿童年龄存在差距,大龄儿童更容易争强好胜。
二、幼儿园混龄教育的优势
(一)对体能发展存在好处
通过自然的方式而没有认为的刻意为之,通过混龄教育幼儿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体能,还能够带动一起活动的幼儿体能的增长。有关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在混龄幼儿的户外运动过程中许多幼儿习惯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并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磨炼自己的意志,因此在混龄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运动能力正在不断的提高与发展。例如当一名幼儿在练习跳远的过程中跳出了不错的成绩,而另一些幼儿则会觉得自己也可以所以就不断的尝试希望超越过前者,那么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自身的体能也得到了发展。
(二)对学生认知有着有利作用
在幼儿接触不同的年龄以及经验的其他幼儿的过程中幼儿的认知和了解将会发生一定的冲突,由于二者的年龄差距不大,认知冲突发生在较近的发展区内,在冲突的过程中促进了彼此的认知。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展现出了更良好的技能,传授新的玩法和思路,提供更加简单快捷的解方法这都对幼儿的认知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如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年龄较小的幼儿无法正确的突破难题,这是年龄较大的幼儿就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作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幼儿受到同伴的影响也学会了独立的思考。
三、混龄教育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对教师水平要求更高
教师在混龄教育推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重要有一定的能力和教学素质就可以进行日常的生活,但是随着混龄教育方式的开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集中在同一个班级中,导致班级内部非常的混乱难以约束,这就要求着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经验,还需要有着良好的耐心和爱心,能够和颜悦色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但是高素质水平的教师较为缺少,在农村地区就更是少见,所以必须解决师资的问题才能促进混龄教育的进一步推行。
(二)学生学习进步存在差异
混龄制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聚集在一起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年龄较大和较小的的学生共同学习的情况,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够完全与成熟,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长期的混龄制学习学习的内内容又是一致的,长此以往年龄较小的学生则不能够跟得上课程的进度,慢慢彼此之间的差距就被拉开,学生学习进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三)大龄儿童争强好胜
混龄幼儿教育在交往的过程中虽然有着积极健康的一面但是也有着顽劣的一面。其中常常发生年龄较大的孩子欺负年龄小的孩子。在混龄交往的过程中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体和思想要比年龄较小的孩子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心智上又不够成熟,因此不良的现象经常发生。长此以往一些孩子的心理会受到伤害和畏惧,这样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和发展。
结论: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教育,对幼儿有方向的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的混龄教学是当前教学模式当中重要的一种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健康发展。我国的混龄教学还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师资问题、学习能力差异化问题、年龄大的儿童欺负年龄小的儿童等,都需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找良好的解决方式。为此,相关教育领域或是研究领域应该积极开展关于混龄教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此种教学模式的合理化应用提供更多参考,包括解决混龄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处理混龄教学期间不同年龄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改善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相处的矛盾等。建议开展混龄教学模式的机构,应该在实践中积极观察及分析混龄教学当前面临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亚玲.幼儿园混龄教育策略启示[J].好家长,2016,10(45):60-61.
[2]苗英.浅谈混龄教育[J].文理导航,2017,8(8):4-5.
[3]王滨.对混龄教育的几点认识[J].幼儿教育,2004,5(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