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规范的了解与改进提升
幼儿教师专业规范,主要指幼儿教师专业道德规范,是指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应该遵循的一系列价值、原则与规则,或者说是应该具备的理念、品质和态度要求。我们认为,把握住幼儿教师专业规范中的道德规范,也就掌握了幼儿教师专业规范的全部要旨。因为专业道德要求是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魂”,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是专业道德要求的‘体’。然而,据我了解,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规范还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所以幼儿教师的专业规范还可以改进提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规范 改进提升
一、美中不足之处
幼儿教师专业规范重在调节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引导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正确地对待幼儿、幼儿家长、同事、其他社会成员、幼儿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本身。据我的调查与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规范都还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在职业技术学校读的学前教育专业,而且只读两年半,所以从职业技术学校出来的学生都只能是个中专生,得到中专毕业证。不像那些专门学学前教育的学校,就比如XX的师范学前教育学校,这个学校读五年,毕业后出来的都是本科毕业生。而且在那个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多,规章制度要严格的多,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就相对于来说就少了,而且规章制度也不严格。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更进一步提升自己。
二、了解幼儿教师专业规范的内容
首先,把内容划分为专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两大部分。
(一)幼儿教师专业道德规范
分为三个层次:价值、原则、规则。价值不仅仅是幼儿教师道德规范的统领,也是原则和规则的指导与依据,更是幼儿教师专业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所有专业活动的最终依据。
根据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师德表现,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又分为尊重、负责、公正和关怀。
1、尊重:就是重视和敬重,是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存在、价值、能力、行为等表示承认与认可。
2、负责:就是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并且在合格的基础上,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3、公正:有两种意思,一是同样的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4、关怀:就是关注他人,体察他人的需要,并尽自己所能积极地回应和满足他人的需要。
(二)、专业知识与能力
幼儿教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完成专业工作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分类方法,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及通知性知识。幼儿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支持幼儿教师完成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各项工作。
专业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知性知识}
幼儿发展知识:
1、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幼儿教师专业规范的了解与改进提升(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