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现代教育的致命缺陷就是父母们过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成就感,忽视了对孩子的
能力及责任感的培养,把智力和孩子的自我割裂开来,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虽然浑身披
挂着知识,却远离幸福。
二、解决策略与建议
⒈ 尊重孩子天性,更新幼儿园教育理念
⑴ 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发展状态,并且为其发展过程提供孩子所需要的东西。孩子的成长是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成长,把握好幼儿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如四个月大时需要学会和锻炼腹爬,为八个月的手膝爬和走路打下基础;出生一2岁:是视、听、味、嗅、触等感觉训练的最佳期;2岁半至3岁半是孩子形成秩序感的关键时期,应使之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4一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时期。提倡进行大量的亲子阅读活动;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敏感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敏感时期。5一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敏感期等等,在这些阶段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感知觉空间。)儿童必须自己感觉,幼儿期孩子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认知能力和技巧,掌握知识的方法。
⑵ 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富有感染力、吸引力、不断变化的良好发展环境,并参与到幼儿的生活中去。
⑶ 教师需要追求自我成长,只有老师不断地发展,她才能感知孩子的变化。六岁前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心智,观察什么就学什么,教师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2 改变家长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教育是以发展孩子智力、极大地开发人的潜能为目的。幼儿不是我们成人教出来的,他们是依靠自己内在的精神来发展自己的。孩子并非你的杰作。有的家长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获得个人的荣耀,或是达成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有的家长不知不觉地卷人了“比子女成就”的攀比热潮之中,他们害怕孩子是“平凡”的。其实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可以使孩子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家长想为子女迎接未来做好准备,试图给他们穿上厚厚的技能盔甲,把孩子变成极具竞争力的全才来为未来做准备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预料不到他们在今后的二十年所需要的技能。唯一确定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特质,诚实、毅力、应变能力、乐观、自律、自信和同情心。千百年来,人类的这些特质始终让人受益。也就是说必须促进幼儿的体商、情商、智商全面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这些人格特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极具竞争力。
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解决策略(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