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学前教育”
摘要: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而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那么,何为学前教育?是只要让孩子上了幼儿园就是完成了学前教育吗?下面我就我所掌握学习的和我自己的理解来谈一谈我理解的“学前教育”。
正文:
前几天听一位好友跟我哭诉,
“现在的孩子难教,老师要求回家写数字0,我和他爸教了一个晚上,还是只会从下到上,从右到左”。
我很诧异。因为我这位朋友家的孩子是一个连四岁都还未满的小班幼儿。我打断朋友,急忙问道:
“你不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并不适合学写字吗?”
于是,一场由三岁半孩子是否应该过早握笔写字(哪怕只是简单的数字0)的讨论就产生了。
很庆幸,我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我知道,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而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对手的动作要求灵活协调。建议应适当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我朋友的孩子在三岁半的小班幼儿年龄阶段被老师和家长要求写字这个现象。我告诉朋友,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前是不适合写字的。我们可以陪孩子做亲子阅读,增加孩子的识字量以及语言积累能力,但千万不要强制要求孩子握笔写字。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小手还比较嫩,掌握平衡的能力也不强,对于笔的把控能力较弱,如果强行要求,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看到要握笔就会紧张,不配合等等。
解释了我朋友的问题,我开始反思。朋友的情况不算特别,身边特别多的例子在反映着,如果对学前教育有了错误的认知,就会碰到现在很多家长吐槽的“现在的孩子很难教”“孩子根本不愿意好好坐着”“上小学后被老师约谈孩子课堂表现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首先容我做一个总结,我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我们主要学习的课程有:教育学,教育学概论,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幼儿教育心理学,舞蹈专业技能等。其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幼儿园见识、实习、社会调查等。
学习学前教育这个专业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系统、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还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精神,并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我在学习期间,能较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在期中,末测试中成绩稳定,未曾出现不及格的科目。非常感谢有这样好的平台可以让我学习。我可以自主学习课件,遇到不懂的问题除了多看教材,还可以与身边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同学们请教。
我身边的同行者中,有的有着丰富的幼儿园工作经验,还有有着一定育龄的“辣妈”们。这让我对我所学习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外,我还能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能更精准地判断问题并妥善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开篇说的朋友的事情。如果我没有学习“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那么,我不一定能快速发现问题“三岁半的孩子握笔这件事本身有没有对错?”,而我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让我能够精准判断问题之外还完美地说服了朋友对我意见的理解和支持。
我理解的“学前教育”(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