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适宜性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年龄差异,材料的投放必须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探索需要。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感觉、兴趣、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幼儿教师在为幼儿准备户外沙水材料时,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如,对小班幼儿可以投放颜色鲜艳的模具或者玩具,让幼儿进行“沙中寻宝”的游戏;而中、大班的幼儿,他们能力强、探究欲也强,则可以投放低结构的材料,进行以物代物,丰富游戏的情境,增加游戏的难度。从而完成更高的挑战,提升游戏的能力。
(三)教育性
幼儿在进行户外沙水项目时,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及能力,让幼儿的手、脑都可以得到合理地运用。在户外沙水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教育性的材料,用来锻炼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幼儿能力的提高。如,在“运水”的游戏中,教师通过PVC管、篮子、玻璃瓶、水桶等材料的投放,让幼儿选择适合运水的工具,并通过对多种PVC管组合搭建的探索,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户外沙水活动观察指导
(一)增加游戏材料的数量,增强和主题的联系
游戏材料作为游戏中的基础物质,为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游戏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数量,以保障增强和幼儿教学主题的联系,保障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时间,让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充足的训练。幼儿处在物质丰富的环境,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开拓。游戏材料一旦丰富了,幼儿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探索和操作。游戏材料的丰富多样,决定了幼儿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如,在《谷渎港的春天》的主题游戏活动中,除了纸箱、瓶子、盒子等。我们还投放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纸,幼儿可以通过折纸、剪纸的方式来制作春天的花、树等游戏场景,丰富游戏内容。
(二)均衡各类游戏时间的分配,平衡游戏和教学时间
在实际开展户外沙水项目游戏教学中,很多游戏行为是混合在一种游戏活动中的,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得到锻炼,平衡了幼儿的各项身体机能。幼儿教师在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的安排时,应均衡各类游戏时间的分配,保证每种游戏的“单位时间”和“次数频率”,不能让幼儿感到过分地劳累。同时,也让幼儿享受到自主玩耍的乐趣,尊重幼儿的主动权。游戏是教师用来教学的主要手段,游戏和教学具有各自的价值。游戏和教学可以融合到一起,幼儿教师也要保证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学习。
(三)注意游戏中观察指导,有效的进行评价
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才能真正适应、满足他们的需要。幼儿教师在和幼儿开展户外沙水项目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看准时机适当地参与到游戏中,为幼儿游戏的持续和深入做指导。在游戏完成后,幼儿教师也要进行活动的总结,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合适地评价。让幼儿可以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幼儿下一步成长和进步。幼儿教师在总结时,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户外沙水项目也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在开展户外沙水项目时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以幼儿的视角为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多种需求。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情境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在探索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户外沙水游戏教师的支持与策略(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