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生旅途的重要奠基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曾总结说:“好行为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譬如,在一次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记者问其中一位科学家:“请问,您认为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回答说:“在幼儿园。”记者又问:“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科学家回答说:“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学习要多思考;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这位大科学家所说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1.树立正确的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偏颇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观点、方法和手段都极易走入误区。一种是对孩子的过度娇宠。在当代社会严重的“6+1”形势下,每一位年轻父母生下孩子的时候,都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围里。孩子的出世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大放光彩。沉浸在欢乐之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6位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真怕哪方面想得不周到,做得不周到委屈了孩子。就这样,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占据了家里的核心位置,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长的“高期望”“严要求”会使性格倔强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抵抗心理,与家长产生对立的情绪从而使性格变得乖戾,行为举止粗暴;性格懦弱的的幼儿则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撒谎等不良表现。
2.赞赏孩子要适时适当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优点和长处的赞赏,天真浪漫的孩子尤其是这样。教育如同栽花,一味的浇水、松土、施肥、修剪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花的生长规律浇灌,施肥修剪则会鲜花茂盛。所以赞赏幼儿也不能是盲目的,轻易的,应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赞赏的预期目的。我们应该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时及时表扬,使幼儿能够及时的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及时强化比日后大量的说教效果要好很多。然而,过多的表扬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我做什么都是对的,和我观点,行为等不一致的都是错的。这样很容易养成孩子倔强、任性、经不起挫折的不良性格。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发展情况适时适度的表扬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3.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源于成人,尤其是家长。孩子的许多行为习惯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虽然有点绝对,但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确是可以肯定的。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家长的影响下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孩子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明确要求,严格执行
对孩子行为行为习惯的要求,家长应该详细说明,明确交待,让孩子清楚明白,决不能含含糊糊,使孩子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从哪入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清楚明白的基础上,家长就应该有坚决的态度,严格执行
浅析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