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而又好奇、好动、好探索,面临危险时不会保护自己。因此,幼儿教师不仅要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看护、爱护,不如让孩子学会自护” “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最可靠的”。我园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要求,正面引导
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以往我们每次活动之前,告诉幼儿 “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幼儿一旦离开老师的视线,反而会冒险去尝试老师的所谓“不能”。因此我们在安全教育中注重教师的正面引导,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让幼儿学会“怎样做”,而不是“不怎样做”。
例如: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 ,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剪刀使用完毕要合好,放归原处,将剪刀交给别人时,要先把剪刀合好,将尖端握在手掌心,将柄端递出去,以防刺伤。拿着剪刀走路时要把剪刀合好握住剪刀的前端。通过细致的要求和正面的引导,幼儿掌握了使用剪刀的技能,提高了幼儿对危险的预见性,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另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来园时不带危险物品,包括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等细小物件,不戴项链手镯等等装饰品防止误食发生危险,主动请教师帮忙剪指甲;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吃饭时不说笑打闹,咽下最后一口饭后离开座位;午睡:不含着东西睡觉,不把玩具等杂物带到床上玩,右侧卧睡觉;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上下楼梯不跑跳;学会靠右走。玩大型玩具时有秩序,用正确的方法滑滑梯等等。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同时知道怎样有效地预防危险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细致观察,树立榜样
幼儿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因此我们细致观察、及时表扬、树立榜样,使幼儿在榜样的带动下,学会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则和要求,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例如:在生活活动中组织幼儿随着音乐有秩序地拿杯子,排队喝水漱口;在进餐时排队取饭菜并且养成 “男让女,大让小”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在进入洗手间时按照“红脚印出,绿脚印入”的方式避免幼儿撞车,等等。在幼儿活动的各环节教师细致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又如:幼儿上下楼梯时两个小朋友手拉手走,其中一名小朋友的鞋带开了该小朋友大方地表达:“我的鞋带开了,我们靠边站吧,等我系好了再走。”后面的小朋友知道耐心等待,或者绕道走,我们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表扬,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
再如:幼儿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坐椅子才不会摔倒,怎样正确地搬椅子,我们在生活中及时表扬鼓励方法正确的小朋友,树立小榜样,幼儿在榜样的引导下逐渐掌握坐椅子、插椅子和搬椅子的方法,防止幼儿在室内活动时被小椅子磕伤的事件发生,从而提高了幼儿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创编故事,开展游戏
浅谈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策略(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