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与应对何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
一、电视广告的特征
(一)电视广告的概念
电视广告被称为是一门视听兼容的综合艺术,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体的广告,是电子广告的一种形式,兼有视听效果并运用了语言、声音、文字、形象、动作、表演等综合手段进行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既有固定或运动的生动形象的图像、绚丽的色彩和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字幕,又有经典的对白解说、美妙悦耳的音乐和突出的效果,再加上精确的剪辑和一些巧妙的特技,这样的结合构成了电视广告独特的魅力。电视广告是一种经由电视传播的广告形式,通常用来宣传商品、服务、组织、概念等,是声画并茂、跳跃动感、短小精悍的动画在电视上的表现。
(二)儿童电视广告的定义
近年来各种儿童电视广告铺天盖地。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对儿童广告进行了较为详细说明,即“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据此可将儿童电视广告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儿童使用的产品广告,如玩具、食品、文具等;二是有一些产品不是儿童使用的,但广告中有儿童形象出现并参加演示的广告。
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在诸多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需要电视广告管理部门、电视广告制作和发行单位、社会、学校及家长这方面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以解决儿童电视广告对广大儿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
(三)电视广告特征分析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加之现在许多父母工作繁忙,在精力与时间上对学习儿童顾及较少,导致学前儿童耗费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电视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儿童最早接触、最易接触和最多接触的传播媒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如英国学龄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长达2.6小时,美国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的比例为44%,我国香港儿童中37%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而我国大陆儿童人数为3亿左右,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孩子每天有3-5个小时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1]。因此,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本文正是从此角度出发,论述了儿童广告对儿童大量播放对儿童的不良影响,阐述了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加强学前儿童看电视方面的指导与监督进行结合,以提高儿童对电视广告节目进行辨别与选择的能力,减轻电视广告对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分析
(一)影响儿童的生活习惯
由于学习儿童不能清晰地思考,也无法进行建造性想象,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只有单向的沟通,缺乏完整的交流,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由于缺乏完整的交流实践而渐渐地减弱。此外,电视广告的影单是机械性的,儿童长时间面对电视机械的声音,而对周围人的声音缺乏反应,以至于造成儿童不能正常进行生活交流。另外,儿童电视广告的快速画面转换易引起注意力散乱,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对电视广告观看属被动性接受,无法通过理解心态对广告进行识别与消化,长时间处于该状态导致大脑活动“缺乏活力”、智力活动迟钝[3],从而对学习儿童的生活习惯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儿童的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