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个人最大的宝藏。因此,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便成为亲子关系的纽带。而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个是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是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第三个是建议,有道理的孩子并不是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在生活中均没有做到,只是一味的用自己的想法来思考孩子,没有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世界。
四、如何做‘人’成为最基本的素养。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即如何做‘人’。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甚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成绩无关。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五、做一个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奋斗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父母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自己的短处,因而产生骄傲情绪,瞧不起别人。这时,做家长的就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不至于盲目自大。教育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六、懂得放手的父母才是对孩子负责任。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溺爱,导致孩子只关心自己眼前的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家庭的指导及任务是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是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自己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培养孩子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伴和朋友等许多人中,既然生活在社会的人群中就难免产生矛盾,即使是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和矛盾,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
对孩子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技巧和方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这样就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和焦虑之中。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与孩子多讨论、多协商、多探讨、多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成长。
结语:
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苦事、难事坐骑,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培养他们经历挫折、忍受磨难的毅力,是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俗话说:“父母有爱,孩子才有孝心。”这是天底下的至理。如果用我们的爱给孩子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有用之才。
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和决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素养的人,首先你就得成为什么素养的父母,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再好的名校都比上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家长在教育孩子,它是一种互动。同时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亦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2、莫言:《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良好家庭教育的作用(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