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两方的沟通交流不够,双向衔接缺失。幼儿园把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主动向小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不少小学教师在如何改变观念,改进方法,指导初入学的儿童进行有效的学习等方面缺失,也有一些教师忽略了儿童的渴望成功和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评价标准过于严格,评价方式单一,“鼓励性”认可话语和关注度不够,导致一些幼儿出现适用困难。
三、实现幼小有效衔接的措施:
(一)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中,注重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提高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整个阶段,应该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
正确引导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在整个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也要尽力去帮助小朋友慢慢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准备工作做充分,那么幼儿进入小学后,很快就能顺利地适应新的小学学习生活。
2、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以及独立性。
幼儿升入小学后,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如果在幼儿园阶段,老师和家长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教会他们学会谦让和大胆与人沟通交流,与周边他人友好和谐相处。相信,具备强交往能力的幼儿一定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也很重要。因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属于他们支配的课间和课余时间更多,生活上也更需要自理,所有这些都要求他们要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幼儿园期间,就要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一是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自己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做好幼儿园和家长的互动工作
注重家园互动(即家庭和幼儿园的互动),发挥家长的功效,确保实现幼小有效链接。
可以定期召开一次“幼小衔接工作”的大班幼儿家长会,通过这次活动家长更加明确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教师常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
也可以开设“家园双通道”。幼儿园、幼儿教师与家长多沟通。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刊物等现代传媒的影响,让家长明确幼小链接的必要性,帮助他们一些掌握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一起探讨实现幼小链接的有效措施。
论“幼小”有效衔接(幼儿园与小学)(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